[发明专利]利用造纸白泥生产蒸压灰砂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5925.3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周茂贤;詹磊;聂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0/00 | 分类号: | C04B30/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造纸 生产 蒸压灰砂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浆造纸清洁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造纸白泥生产蒸压灰砂砖的方法。
技术背景
草类原料由于硅含量高的缘故,在制浆造纸过程中相对其他原料有很多劣势,尤其是在碱回收方面,由于白泥中钠盐和硅的存在,使得产生的白泥处理颇为麻烦,其回收并不能像木浆白泥那样直接煅烧成石灰经消化后回用。目前还没找到一种较好回收白泥的方法,由于回收成本相对较高,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填埋或直接排放掉。这不仅产生环境污染,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碳酸钙资源。
近年来人们对白泥的回用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24165.5、发明名称为“采用造纸白泥作水泥生产原料的方法”公开了以白泥为原料生产水泥的工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45956.3、发明名称为“蒸压灰砂砖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以石英砂和石灰为原料生产蒸压灰砂砖。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利用碳酸钙和石英砂为原料生产蒸压灰砂砖的相关报导。造纸苛化白泥含碳酸钙98%以上,通过回收利用白泥中的碳酸钙,研制高品质蒸压灰砂砖已成为共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造纸白泥生产蒸压灰砂砖的方法,该方法使造纸苛化白泥得到很好的回收处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利用造纸白泥生产蒸压灰砂砖的方法,它的工艺步骤如下:
先将白泥进行真空脱水处理至含水量为30~35%,再将白泥送入转筒烘干机,用热空气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然后与蒸压灰砂砖的其他常规原料搅拌后送入消化仓,其中干白泥的用量占制砖总用量的10~50%,消化四小时后,再经搅拌均匀后送入料仓,用压砖机制成砖块坯,并叠放于轨道小车上,输送至蒸压釜,保持釜内压力达0.8MPa的表压,相应釜内温度为170~175℃,进行养护八小时,即可生产出成品砖。
所述真空脱水处理是先采用真空洗渣机脱水至50%,然后再经预挂式真空过滤机进行脱水至30~35%。
所述转筒烘干机内热空气温度为900℃。
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造纸白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使造纸苛化白泥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生产出的蒸压灰砂砖符合国家最新国标GB11945-1999标准MU10级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利用造纸白泥生产蒸压灰砂砖的具体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方法时涉及的白泥作如下说明:
1.苛化白泥:是碱回收利用后的残余物,属工业固体废渣,其中含有大量的CaCO3,也含有一定量的碱性物质及其他成分,水分含量60%左右。
2.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能:主含量(以CaCO3计)≥98%,pH值(10%悬浮液)7.5~9,105℃挥发份含量≤0.3%,盐酸不溶物含量≤0.15%,沉降体积≥1.45mL/g,白度≥85%ISO,铁含量≤0.15%,锰含量≤0.008%,125μm筛余物≤0.015%,45μm筛余物≤0.5%,氧化钙含量≤0.15%。
以下是使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苛化后的白泥经过真空洗渣机脱水至含水量为50%,再经预挂式真空过滤机脱水至含水量为35%,用转车运至蒸压灰砂砖厂的湿白泥贮存仓存放。生产时用铲车将白泥倒入料斗,经皮带运输机卷入转筒烘干机,用900℃热空气烘干至含水量为8%,再经提升机送到干白泥库暂存。然后与蒸压灰砂砖的常规原料石英砂、生石灰按重量配比为10∶80∶10混合搅拌后送入消化仓,消化四小时后,再经搅拌均匀后送入料仓,用压砖机制成砖块坯,并叠放于轨道小车上,输送至蒸压釜内,保持釜内压力达0.8MPa的表压,相应釜内温度约为173℃,进行养护八小时,生产出成品砖(规格长度×宽度×高度=240mm×115mm×53mm)。检测成品砖的强度,得到平均抗压强度为18.2MPa,平均抗折强度为3.7MPa。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