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构多核芯片的细粒度科学计算并行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5722.4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杨劼;顾雄礼;史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38 | 分类号: | G06F9/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核 芯片 细粒度 科学 计算 并行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基于异构多核芯片的细粒度科学计算并行处理装置,应用于包括一个主核和至少一个从核的异构多核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模块,记录模块,对象分配模块和代理管理器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运行在主核上,用于实现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协议,根据对象的数据依赖关系生成任务类型标识FLAG,并传入所述记录模块;
所述记录模块运行在主核上,用于记录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协议中定义的关于对象的信息,记录包括按照数据流模型确定的任务类型标识FLAG和后续对象目的处理器编号TaskDest;
所述对象分配模块运行在主核上,用于初始化时对象的分配,所述对象分配模块根据FLAG值和TaskDest将任务分配到对应的从核上,并更新对应从核上的代理管理器的对象表中的FLAG和TaskDest;
所述代理管理器模块作为并行处理装置的代理存在于主核和各从核上,用于运行时系统的管理,包括对象表、执行器和类型选择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多核芯片的细粒度科学计算并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类型标识FLAG定义为四位标记值,所述四位标记值依次对应核间生产者、核间消费者、核内生产者和核内消费者,标记值为1则表示存在对应的依赖关系,标记值为0则表示不存在对应的依赖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多核芯片的细粒度科学计算并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的任务执行包括任务的激活阶段、任务的执行阶段和任务的同步阶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任务的激活阶段包括,检查输入数据缓冲是否就绪,
对接收到的核间前序对象生产的数据给出反馈;
任务的执行阶段包括,任务执行,
判断任务是否执行完毕,
若没有执行完毕,继续执行,
若执行完毕,进入任务同步阶段,
所述任务同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与后续对象进行同步来确定输出数据缓冲是否有效;
如果有效,核间对象的数据传递;
判断核间对象的数据传递是否完成,如果完成,将后续核间对象的输入数据缓冲置为有效,将核间前序对象的输出数据缓冲置为有效;
判断后续对象的反馈是否获得,若获得,将后续核内对象的输入数据缓冲置为有效,将核内前序对象的输出数据缓冲置为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7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