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加热平板整体式太阳能干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4980.0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新梦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4J2/20;F24J2/05;A23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加热 平板 整体 太阳能 干燥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及农作物干燥技术,特指一种将多孔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干燥仓结合成一个整体,以风机主动送风,并以加热炉为辅助热源的太阳能干燥器。
二、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干燥领域,现在常见的干燥热源多为燃煤或燃油加热,而且热空气温度在200℃左右,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目前已有多个关于太阳能干燥器的专利,但由于太阳能利用率较低及成本过高等原因,尚有待推广。以下列出几个已有的相关专利:
专利“快速高温太阳能干燥器”(申请号:200620057287.2)提出一种太阳能干燥器,其集热部分为集热平板,空气从平板与透明盖板之间的通道流过吸热,进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
专利“太阳能干燥器”(申请号:201010600814.0)提出一种太阳能干燥器,其集热部分为集热玻璃管,并通过二段式翅片热管将热量传递到干燥箱。余热通过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回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辅助加热平板整体式太阳能干燥器。该干燥器由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通风管道、风机、加热炉及干燥仓组成。其中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为多孔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具体结构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保温壳体、金属背板、透明盖板及多孔集热板。进风口均匀分布在保温壳体的左右两侧。多孔集热板为金属板,板上镀有选择性吸收涂层,且钻有间隔均匀分布的小孔。多孔集热板边缘与保温壳体紧密结合,将保温壳体与透明盖板所围成的空腔分成前后两个。风机从集热器抽空气时,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前腔,穿过小孔吸热后进入后腔,从出风口出去。加热炉为铁板焊接制作,结构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燃烧室、加热室。进风口为均匀环绕底部分布的小矩形开口,能够加强通风。加热室内部空间为锥形,与燃烧室之间以铁壳隔开。干燥仓结构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出料口、均压腔、壳体及多孔筛等。多孔筛与水平面呈20°左右夹角,方便干燥后的谷物泻出干燥仓,同时保证堆放后的谷物上表面与多孔筛平行不滑落。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空气加热炉与风机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以控制热空气的流入方向。干燥仓的壳体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一起围成一个整体腔体,干燥器内部,由太阳能平板集热器金属背板、金属板及干燥仓壳体围成干燥仓的空间,金属板将风机与干燥仓均压腔分隔开。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该装置集热器A-A剖视图。
图3是加热炉剖视图。
图中所标部位分别为:1、集热器进风口;2、多孔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3、风机;4、均压腔;5、多孔筛;6、干燥物;7、干燥仓出风口;8、干燥仓出料口;9、加热炉;10、透明盖板;11、集热器前腔;12、多孔集热板;13、集热器后腔;14、集热器金属背板;15、集热器保温壳体;16、集热器出风口;17、加热炉进风口;18、燃烧室;19、加热室;20、加热室出风口;21、出烟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装置以多孔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2作为主要热源,以加热炉9作为辅助热源。在光照充足时,风机3开动后将热空气从多孔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2和抽取并送入干燥仓中干燥货物。外界空气从多孔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2两侧均匀分布的进风口2进入集热器前腔15,穿过多孔集热板13上的小孔吸热之后,进入集热器后腔16,最后从集热器出口经集热器出风阀门进入风机4。在光照不充足或夜间时,加热炉9可以燃烧木材或煤炭等燃料,加热空气。外界空气从加热炉进风口17进入加热室19吸热,从加热室出风口20经通风管道进入风机。热空气经风机3作用先进入干燥仓的均压腔4,然后穿过多孔筛5及干燥物6,将水分从干燥仓出风口7排出。整个干燥器减少了输气管道的长度,降低了热量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新梦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新梦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