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4849.4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489;A61P19/06;A61K33/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现有治疗痛风的方法多种多样,效果都各有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采用内服和外洗相结合的组合中药,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以排毒利湿的内服药和活血化瘀外洗药同时作用,具有明显的清热燥湿,凉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治疗痛风,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由内服药和外洗药组成,所述内服药和外洗药的组成成分及重量份如下:
内服药:
盐炒川黄柏14-16,土茯苓28-32,萆薢15~20,薏仁28-32,威灵仙15~20,僵蚕9-11,瓜蒌9-11,苍术9-11,生地黄18-22,赤芍9-11,蚕砂14-16 ,桑枝9-11,制乳没各5-7,白芷9-11,元胡9-11,猪苓14-16,
外洗药:
苦参28-32,芒硝28-32,苏木14-16,红花14-16,制乳没各18-22,细辛9-11,羌独活各18-22,白芷9-11。
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由内服药和外洗药组成,所述内服药和外洗药的组成成分及重量份如下:
盐炒川黄柏15,土茯苓30,萆薢18,薏仁30,威灵仙18,僵蚕10,瓜蒌10,苍术10,生地黄20,赤芍10,蚕砂15,瓜蒌10,制乳没各6 ,白芷10 ,元胡10,猪苓15,
外洗药:
苦参30,芒硝30,苏木15,红花15,乳香20,没药20,细辛10,白芷10,羌独活各20。
用法与用量:内服药采用常规中药水煎方法煎水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外洗药也采用常规中药水煎方法煎水,外洗痛风处,每日1剂,每日外洗2-3次。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药源广泛,价格便宜;内外结合治疗痛风,具有明显的清热利湿,凉血化瘀,通络止痛效果,治疗痛风,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治愈率可达98%,有效率100%。一般一个疗程有效,2-3疗程有明显效果,5-6疗程可以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由内服药和外洗药组成,每剂内服药和每剂外洗药的组成成分及重量如下:
内服药:
盐炒川黄柏15g,土茯苓30g,萆薢18g,薏仁30g,威灵仙18g,僵蚕10g,瓜蒌10g,苍术10g,生地黄20g,赤芍10g,蚕砂15g,桑枝10g,制乳香、没药各6g ,白芷10g,元胡10g,猪苓15g,
外洗药:
苦参30g,芒硝30g,苏木15g,红花15g,乳香20g,没药20g,细辛10g,羌独活各20g,白芷10g。
用法与用量:
内服药采用常规中药水煎方法煎水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
外洗药也采用常规中药水煎方法煎水,外洗痛风处,每日1剂,每日外洗2-3次,7天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
沈某,男,55岁,蚌埠人,2006年6月23日首诊:有痛风史3年,查血尿酸为499 umol/L,舌淡红,舌苔薄腻,脉细弦略数,左腕关节红肿,活动障碍,
诊断 :痛风,
治疗:内服用本发明的内服中药,煎水服用,每天1剂,每天服用2次,外用本发明的外洗药,每天1剂,每天外洗右腕关节红肿处3次,一周后,左腕关节红肿消失,血尿酸为439 umol/L,继续用药一周后,血尿酸为386umol/L,左腕关节活动自如,后继续用药10天,以巩固疗效。
吕某,男,52岁 2000年6月15日初诊:右足跟痛反复发作3年,足大趾局部红肿热痛,双腿酸胀发作8月。现足趾肿痛,伴下肢轻度浮肿,乏力,尿频,尿不尽。查血尿酸升高,诊为痛风。舌红,苔黄腻,脉弦。诊为湿邪痹阻,经络不通。治以化浊利湿,活血通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未经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已内酰胺与尼龙66盐共聚物切片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屏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