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镜头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4427.7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山;王武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微型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3B17/1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镜头 模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光学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
将若干镜头构件放置于一第一模座与一第二膜座之间,其中每一镜头构件包含有:一基板,其上具有电路布局、一影像感应器,设置于基板上,与该电路布局电性连接、一镜筒,以及一镜片,设置于该镜筒,并位于影像感应器的上方;该第一模座具有若干定位部,分别与所述镜头构件的基板接触;该第二模座具有若干接触部,分别与所述镜头构件的镜片接触;并且在所述镜头构件之间形成流道;
在该第二模座与该第一模座之间注入流体的外壳材料,该外壳材料流经所述流道,包覆所述镜头构件除去与该第二模座与该第一模座接触的其余部分,之后令该外壳材料固化成型;
移除该第二模座与该第一模座;以及
切割固化成型后的外壳材料,以得到多个光学镜头模组。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座的定位部为形状与镜头构件的基板互补的凹穴。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座的接触部为形状与镜头构件的镜片互补的凹穴。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座具有可挠性,施加压力后,与镜片接触的部分会产生变形,以形成所述的接触部。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座具有若干凸柱,其外端具有接触部。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除第一、第二基板后还包含有在镜头构件的基板设置焊垫的步骤。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除第一、第二基板后还包含有在镜头构件的基板设置焊球的步骤。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材料选自环氧树脂、天然橡胶,或其它热固型塑料。
9.一种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座,具有一电路布局;
一影像感应器,设置于基板上,与该电路布局电性连接;
一镜筒,与该基板连接;
一镜片,设置于该镜筒,并位于影像感应器的上方;以及
一外壳,包覆该基座、该镜筒与该镜片,其中该外壳的顶侧具有一开口,以暴露该镜片的至少一部分,且该外壳中具有一穴,其形状与其中的该基座、该镜筒与该镜片的外型成互补,并紧密的贴靠在该基座、该镜筒与该镜片上。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片是由该开口突出于该外壳之外。
11.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片是位于该开口后方,并接触该开口的后端。
12.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部分未被该外壳包覆,其上设置有焊垫。
13.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部分未被该外壳包覆,其上设置有焊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微型光学有限公司,未经全球微型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4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