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4198.9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伏初;李蔚霞;陶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阳东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C21D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钢 加热 烧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轴承钢在机械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进而带动了轴承钢加工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轴承钢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疲劳极限、硬度、耐磨性及韧性,其作为一种高级优质钢,通常被应用于制作轴承、模具等。
轴承钢的锻造工艺中需将轴承钢坯加热至1250℃左右进行锻压,以提高钢铁的品质。现有技术中轴承钢在锻造过程中通常采用中高频感应线圈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为了提高轴承钢的升温速度,中高频感应线圈的加热功率需达到300千瓦以上。
然而,采用中高频感应线圈的加热方式,耗能较大,同时轴承钢的升温速度仍然较慢,且轴承钢的表表面烧结温度不均匀,通常轴承钢靠近线圈的部位温度较高,而远离线圈的部位温度未能达到要求。
因此,如何解决在锻造过程中,加热能耗较大、轴承钢温度上升较慢且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其能够有效降低加热能耗、提高轴承钢温度上升速度且加热较均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包括步骤:
放置轴承钢坯,将轴承钢坯放入微波窑炉的炉管内,且炉管的材质为碳化硅材料或石墨材料;
加热轴承钢坯,将微波窑炉的加热功率调至95-105千瓦,对轴承钢坯进行加热。
优选地,轴承钢坯的直径为50mm,炉管的直径为55-60mm。
优选地,步骤加热轴承钢坯中,微波窑炉的加热功率为100千瓦。
本发明提供的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包括步骤:放置轴承钢坯,将轴承钢坯放入微波窑炉的炉管内,且炉管的材质为碳化硅材料或石墨材料;加热轴承钢坯,将微波窑炉的加热功率调至95-105千瓦,对轴承钢坯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在烧结过程中采用微波加热,可首先使得轴承钢坯的内部温度升高,轴承钢坯的外表温度再升高,升温速度较快。在轴承钢坯本身温度较低的前提下,轴承钢坯不易吸波,较难升温。鉴于此,本发明的炉管材质采用碳化硅材料或石墨材料,碳化硅和石墨属于高介电损耗物质,易吸波,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和石墨材质的炉管具有辅助加热作用,在升温阶段,可将微波能量引入碳化硅材料内部,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升温烧结,待轴承钢坯随碳化硅温度升高之后,到达一定温度之后微波能量可直接对轴承钢坯进行加热。如此,采用先间接后直接方式对轴承钢坯进行烧结,且采用微波加热轴承钢坯的加温部位无局域性,加温均匀。
综上所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其加热功率只需95-105千瓦,有效降低了加热能耗,此外,微波加热速度较快且加热较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其能够有效降低加热能耗、提高轴承钢温度上升速度且加热较均匀。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流程示意图。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轴承钢的加热烧结方法,包括步骤:
S01,放置轴承钢坯,将轴承钢坯放入微波窑炉的炉管内,且炉管的材质为碳化硅材料或石墨材料;
S02,加热轴承钢坯,将微波窑炉的加热功率调至95-105千瓦,对轴承钢坯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阳东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阳东微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1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