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发光体、发光体及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962.0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3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杰拉尔德·H.·尼格利;安东尼·保罗·范德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15 | 分类号: | H01L27/15;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邹秋菊 |
地址: | 北卡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发光体 照明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1月22日、申请号为200880002764.7、发明创造名称为“使用发光器件外部互连阵列的照明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的中国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10月26日、申请号为60/982,909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11月9日、申请号为60/986,79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1月22日、申请号为60/885,937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体、含有这种发光体的系统、以及制作这种发光体和其系统的方法,在某些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器件的外部互连阵列。
背景技术
直到今天,具有最高出光率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和发光二极管封装(LED)(芯片特异性高于封装特异性)一般具有跟电源芯片(~0.9-1mm×0.9-1mm的LED)相比较小的LED芯片(~300微米×300微米)。
图1是具有两个“顶侧”触头的传统InGaN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所述发光二极管一般包括基底,如蓝宝石或SiC。所述基底可以是绝缘的或是半绝缘的。在基底上提供有一个或多个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可以是如AlN、GaN和/或AlGaN。在缓冲层上提供有N-型GaN接触层。在N-型GaN接触层上提供有量子阱层,一般是非常薄的InGaN和InAlGaN。在量子阱层上提供有p-型GaN接触层。在p-型接触层中提供开口以提供曝露的n-接触区域,且还提供有量子阱层和N-型接触层。在p-型GaN接触层上提供p-型接触层。所述器件的外围可由蚀刻的沟槽界定,且可在所述器件的活性层的曝露表面提供钝化/保护层。例如,所述钝化/保护层可以是绝缘层,如SiO2或SiN。所述发光二极管一般形成在晶圆上,接着分割成各个晶粒以随后进行封装或表面装贴。基于氮化物的发光二极管,特别是基于多量子阱氮化物的发光二极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的。可参见美国专利No.6,958,497中的示例。
已经在努力开发采用固态发光体在各种应用中取代白炽灯、荧光灯和其他发光器件。另外,在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固态发光体)已经在使用的领域,正在努力开发具有改进的光效的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固态发光体)。
已经在努力改进公共基底(common substrate)上的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例如:
美国专利No.6,635,503描述了发光二极管封装簇;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03/0089918描述了广谱发光器件和用于制造该广谱发光器件的方法和系统;
美国专利No.6,547,249描述了在高阻基底上形成的单块集成电路串/并联发光二极管阵列;
美国专利No.7,009,199描述了具有集管(header)和反并联发光二极管以用于从AC电流产生光的电子器件;
美国专利No.6,885,035描述了多芯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组件;
美国专利No.7,213,942和7,221,044分别描述了适合直接使用高AC或DC电压的单芯片集成LED;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05/0253151描述了在高驱动电压和小驱动电流上运行的发光器件;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01-156331描述了在共用基底上形成的多个氮化半导体层(nitride semiconductor layer),在此,这些层是彼此电绝缘的,且各个氮化半导体层电连接到导线;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01-307506描述了在共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的两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07/0202623描述了用于极小器件封装(footprint)和小型白LED器件的晶圆级封装。
发明内容
“电源芯片(大面积LED)”在给定的LED发光(照明)应用中是否具有一定的意义的问题需要在系统水平进行评估。也就是,需要考虑“芯片”(LED)效率、封装效率、驱动(AC到DC转换)效率和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锐公司,未经科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降低微分信号对之间的不齐量的微分信号连接器
- 下一篇:热增强型封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