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栽槟榔大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796.4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云;李艳;黄丽云;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地址: | 571339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栽 槟榔 大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作物栽培学领域,涉及一种植物的移栽方法,具体是一种移栽槟榔大树的方法。
背景技术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是我国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槟榔果实主要用作当地群众咀嚼用的嗜好品,槟榔栽培逐渐向商品化、规模化发展。我国海南、台湾是主要的种植区,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也有少量种植,是有发展潜力的种植区域。在我国的热带地区,槟榔还是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种植于城市的公园、小区、行道等地方。
槟榔属须根系植物,无主根,由茎干上长出次生根约400多条,次生根上又长出支根,形成强大的根系,可入土1~2m,但绝大多数分布在50cm的表土层,茎直挺不分枝,高10~20m,胸径10~20cm。由于槟榔树是典型的热带棕榈作物,树形优美,槟榔树作为热带地区城市的绿化树种极为普遍,移栽的数量也极大。作为绿化树种,一般是移栽树杆高2-6米的成龄树,但目前移栽槟榔多是采用传统移栽方式,将槟榔树断根后在根部携带土块进行移栽,没有妥当的移栽技术与方法,导致移栽的槟榔树大量死亡,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移栽槟榔大树的方法,采用针对性的移栽树选择、断根、叶片修剪、移栽时的种植及栽后管理等模式,可解决槟榔大树移栽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槟榔大树的移栽成活率,为槟榔大树的移栽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栽槟榔大树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移栽树的选择
在每年3~5月份,选择2~6米杆高的、种植地粘性较强的槟榔树,如种植在水田地、砖红壤等地的槟榔树,尽量避免选择种植在滨海沙土和石块较多的栽培地的槟榔树。
2、断根与催根
移栽前2~3个月,在距槟榔树头30~40厘米的位置,挖20~25厘米宽、深度40~50厘米的环沟,用直铲对槟榔树进行断根处理,把侧根全部切断,仅留少量初生根,所挖槟榔树根的土球直径在60~70厘米。断根后用遮荫网包扎好土球,然后回填部分表土,到一半时沿环沟均匀撒入50~60克的磷酸二氢钾,把肥料与土搅拌均匀,再填入剩余的土壤,再沿环沟均匀撒入50~60克的磷酸二氢钾,并与回填的土壤搅拌均匀,再用少量土壤盖住。
3、修剪
修剪与断根同步进行。将槟榔树冠老叶砍除,中间的3~4片绿叶在叶主脉中间砍除一半,保留2~3片完整的心叶,同时喷施辛硫磷1∶400倍液药剂、百菌清1∶500倍液药剂防治病虫害。
4、取树
断根与催根2~3个月后,槟榔树次生根会长出小量的支根,挖出填入的土壤,把剩余的初生根切断,挖出槟榔树,再用包扎绳或草绳包住槟榔树根部的土球。
5、植树
提早挖好种植穴,穴位直径80~100厘米,深度50~60厘米。预先在种植穴内施入沤熟的有机肥10~15千克、磷酸二氢钾150~170克、甲基托布津30~40克,并与部分的表土混合。取树后在1~6天内将槟榔树栽在种植穴内,先浇部分定根水,再回土踩实土壤,最后浇足定根水。
取树后运输时用遮荫网包扎槟榔树树冠以防失水。
6、植后管理
槟榔树植入后保持树的水分和土壤水分(主要是浇水),植后3个月内晴天需每天浇水,3~12个月内根据土壤干湿程度和气候浇水;每3个月喷施辛硫磷1∶400倍液药剂、百菌清1∶500倍液药剂进行防治病虫害。
本发明采用针对性的移栽树选择、断根、叶片修剪、移栽时的种植及栽后管理等模式,可解决槟榔大树移栽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槟榔大树的移栽成活率,其成活率达95%,为槟榔大树的移栽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成型挤出机组
- 下一篇: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