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锚箱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615.8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马军伟;王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混凝土 桥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锚箱结构。
背景技术
桥墩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桥墩损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结构的损伤乃至倒塌。目前,国内外的桥墩大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在以往的地震中比较容易受到损坏。在日本,桥梁中也常用钢桥墩,但是由于在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钢桥墩遭到大量破坏,所以人们开始探索抗震性能更好的新的桥墩结构。与相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桥墩、钢桥墩相比,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承载能力以及延性都要好。
目前,钢管混凝土桥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般采用承压板连接或埋置式连接这两种构造形式。这两种构造形式都需要在钢管端头焊接底座钢板,在底座钢板下再设置钢筋网。所不同的是,承压板连接是通过螺栓和锚固连接底座钢板与承台的,而埋置式连接则是将钢管与底座钢板一起埋入承台中。这两种构造形式都只适用于内力较小的结构体系中,但对结构体系更复杂的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来说,这两种连接构造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靠性高、适用于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锚箱结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适用于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锚箱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锚箱结构,固定设置在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与承台之间;所述锚箱结构包括与所述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固定连接的横隔板,位于所述横隔板上侧并与所述横隔板固定连接的锚箱上半体,位于所述横隔板下侧并与所述横隔板固定连接的锚箱下半体;所述锚箱上半体由二纵向上侧板、二横向上侧板、二斜上盖板、一弧形顶板固定构成;所述锚箱上半体内还设置有上半体纵隔板;所述锚箱下半体由三纵向下侧板、至少二横向下侧板固定构成;所述横隔板的底侧与所述锚箱下半体的内侧、外侧均设置有多个焊钉连接件。
较佳地,所述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穿越所述斜上盖板交汇于所述锚箱上半体内的所述上半体纵隔板。
较佳地,所述锚箱上半体中还设置有横侧加强筋。
较佳地,所述横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较佳地,所述锚箱下半体的各板体上均开设有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锚箱结构,由于上述结构设计,设置在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与承台之间,锚固连接可靠、施工精度高、安装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包含锚箱上半体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锚箱下半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锚箱结构一具体实施例,固定设置在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1与承台(图中未示出)之间。
该锚箱结构主要包括与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1固定连接的横隔板2,位于横隔板2上侧并与横隔板2固定连接的锚箱上半体3,位于横隔板2下侧并与横隔板2固定连接的锚箱下半体4。
锚箱上半体3由二个纵向上侧板31(图2中仅示出一个)、二个横向上侧板32(图2中仅示出一个)、二个斜上盖板33(图2中仅示出一个)、一弧形顶板34焊接固定构成。
在锚箱上半体3内还设置有上半体纵隔板35。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1穿越斜上盖板33,交汇于锚箱上半体3内的上半体纵隔板35。设置上半体纵隔板35的目的是使两个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1能够方便地固结在一起。
锚箱上半体3中还设置有横侧加强筋36(图2中仅示出一侧)。设置横侧加强筋36的目的是解决纵向上侧板31的失稳问题。
横隔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本实施例中为四个),有利于V形钢管混凝土桥墩1以及承台混凝土的浇注密实。横隔板2的下表面上设置了焊钉连接件5,这是由于横隔板2的下表面与承台接触,需要通过焊钉连接件5来连接。
如图3所示,锚箱下半体4由三个纵向下侧板41、至少二个横向下侧板42(本实施例中是五个)焊接固定构成。
锚箱下半体4的各板体(纵向下侧板41、横向下侧板42等)内侧、外侧均设置有多个焊钉连接件5,这样做主要是使锚箱下半体4能与周围的混凝土紧密结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制接入点传输
- 下一篇:圆头立铣刀中切削刃几何形状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