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耙斗装岩机的可调整式耙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471.6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林;王文广;王爱伟;陈衡;朱凤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宿州市龙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E21C25/6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循环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岩机 可调 整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系列耙斗装岩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P系列耙斗装岩机的可调整式耙斗。
背景技术
P系列装岩机主要用于巷道掘进中配备矿车或箕斗进行作业。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绞车的两滚筒分别牵引主绳和尾绳使耙斗作往复运动,耙斗把岩石扒进料槽,从料槽的缷料口缷入矿车,实现装岩过程。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涉及耙斗上下坡时,为保证装载量及耙斗运行中稳定性,需要变换耙斗的扒角而更换耙齿,并且扒角固定时耙齿楔角磨损严重,从而因更换耙齿给用户在作业中带来极大不便,且使用成本提高。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P系列耙斗装岩机的可调整式耙斗,它能调整耙斗的工作后角,加大了耙斗的扒角,从而使耙斗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且运行平稳,增加耙斗装载量,同时对耙齿楔角有一定保护作用,提高耙斗的使用性能。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耙斗装岩机的可调整式耙斗,包括有尾帮和侧板,其特征在于:尾帮和侧板相互贴合且二者下部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尾帮和侧板以铰链为中心可以作相对转动;侧板的底部固定有耙齿;所述尾帮和侧板上开有相互对应的弧形槽,有螺栓依次旋装入侧板和尾帮上的弧形槽并将侧板和尾帮固定为一体。
一种用于耙斗装岩机的可调整式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帮的尾部安装有座位索引钢丝绳用的U形环。
本发明把耙齿焊接在侧板上,侧板与尾帮通过两组铰链相连接,通过调整尾帮与侧板上的弧形槽到达所需的扒角后,然后用螺栓把尾帮与侧板连接固定,即达到耙斗可调整扒角的效果。可调整式耙斗因能调整耙斗的工作后角,加大了耙斗的扒角,从而使耙斗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且运行平稳,增加耙斗装载量,同时对耙齿楔角有一定保护作用,提高耙斗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结构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运行平稳;它能调整耙斗的工作后角,加大了耙斗的扒角,从而使耙斗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且运行平稳,增加耙斗装载量,同时对耙齿楔角有一定保护作用,提高耙斗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尾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耙齿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耙斗装岩机的可调整式耙斗,包括有尾帮1和侧板6,尾帮1和侧板6相互贴合且二者下部之间通过铰链3、销轴4和开口销5组装在一起,尾帮1和侧板6以铰链3为中心可以作相对转动;侧板6的底部固定有耙齿7;所述尾帮1和侧板6上开有相互对应的弧形槽,有螺栓依次旋装入侧板6和尾帮1上的弧形槽并通过螺栓8、垫圈9、螺母10将侧板6和尾帮1固定为一体。
尾帮1的尾部安装有座位索引钢丝绳用的U形环2。
使用时,松开侧板6、尾帮1上的螺母10,尾帮1与侧板6以销轴4为基点沿弧形槽对应转动,即可获得耙斗所需的扒角。适应了不同的工作环境,因而使耙斗工作时能减少振动,增加耙斗装载量,同时对耙齿楔角有一定保护作用,避免了因频繁更换耙齿而给用户带来的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宿州市龙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宿州市龙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