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缓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462.7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毛春元;李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6 | 分类号: | A61M5/36;A61M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输液 缓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缓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对病体医疗的点滴输液过程中,广泛采用具有流量控制器和止液控制装置的点滴输液器。
申请号为200910040511.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点滴输液器的止液控制装置。其至少包括一可在滴斗中浮动的止液部件;所述止液部件与所述入液部之间设置有防堵结构。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止液部件与入液部之间设置防堵塞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止液部件堵塞住入液部,导致点滴液不能下行的状况的发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麻烦。相较常规的点滴输液器而言,其在操作上及构件制造、组装成本上,都具有大为提高的便利性及经济效益。
但是该类结构的点滴输液器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止液膜片自动止液后,导管和下滴斗里储藏有很多所输药液不能继续输入人体,形成浪费;其次浮球外盖斗内也储藏有很多所输药液不能继续输入人体,同样形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输液器内容易残留药液造成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缓流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缓流装置,该输液器包括上滴斗和下滴斗,该下滴斗的底部与输液导管连接,该下滴斗中设有一止液装置,该止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浮球内盖、浮球外盖以及止液膜片,其特点在于,该缓流装置包括该下滴斗的底部向上延伸一中空的止液面柱,该止液面柱的顶部为一向该止液面柱内部倾斜的斜面,该止液膜片工作时与该止液面柱的顶部贴合,该斜面上设有至少一条凹槽,该凹槽包括一上端口和一下端口,该上端口的横截面大于该下端口的横截面,该止液膜片与该止液面柱贴合时,该下滴斗内的药液依次流经该上端口和该下端口后进入该输液导管。
其中,该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或抛物线形。
其中,该凹槽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其中,该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四边形。
其中,该凹槽的上端口沿横截面方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0.6毫米,该凹槽的槽深小于或等于0.5毫米。
本发明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缓流装置通过设置在下滴斗的止液面柱上的凹槽,在止液装置的止液膜片与该止液面柱贴合时,下滴斗内残留的药液能够从凹槽的上端口进入,从凹槽的下端口缓慢流入输液导管,滴空后空气进入补充,使导管里的液体继续缓慢进入人体,延长药液滴空的时间,防止回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在正常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止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本实施例中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包括滴管101,上滴斗102,浮球内盖103,浮球外盖104,止液膜片105以及下滴斗106。其中该浮球内盖103,浮球外盖104以及止液膜片105组成止液装置。
如图1和2所示,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该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还包括一设置在下滴斗110的底部,向上延伸的中空的止液面柱107,该止液面柱107的顶部为一向内部倾斜的斜面,且止液面柱107的中空部分允许药液从下滴斗进入输液导管。随着药液的减少,输液装置逐步下沉,向该止液面柱107靠拢,直至止液装置的止液膜片105与止液面柱107的顶面紧密贴合。
如图3~5所示,在止液面柱107的顶面还设有一凹槽200。该凹槽200包括一上端口201和一下端口202,其中下端口201指向止液面柱107的外围,下端口202指向止液面柱107内部中空的部分。
该凹槽20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当然其也可以为圆弧形、抛物线形或者四边形。该上端口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该下端口的横截面的尺寸。其中,上端口沿横截面方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0.6毫米,该凹槽的槽深小于或等于0.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4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轮机构
- 下一篇:后悬挂装置以及安装后悬挂装置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