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03455.7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兆敦;晏伟;赵春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启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53/02;C08K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乙烯 共聚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可应用于汽车内部部件、各种电器仪表外壳、照相机和旅行衣箱等方面,满足了市场对消光制品的需求。传统的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主要有3种方法:1)对加工模具或压辊表面进行激光或喷砂处理,使制品表面达到消光的目的;2)添加消光剂,如TiO2、SiO2等;3)对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制品表面进行涂装而达到消光的目的。上述3种方法都因有比较大的缺点而使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应用受到限制。
对于上述提到的添加消光剂来改善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消光性能的方法,国内外都有相当多的研究报道。添加消光剂,如TiO2、SiO2等可降低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制品的光泽度,但其降低的幅度十分有限,并且如要达到实用化的要求往往需要添加很多量的消光剂,这样的话造成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冲击性能大幅度地降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应用。在我们的研究开发工作中,我们发现,SEBS和SiO2对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消光性能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极大地降低组合物的光泽度,而且作为弹性体的SEBS对组合物有增韧效果,能提高组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因而获得了物理机械性能和消光性能都优异的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消光效果好,而且物理机械性能好、易加工、不易老化的新型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该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如下成分: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75-98份;
苯乙烯弹性体 1-10份;
二氧化硅 1-15份。
优选的,所述苯乙烯弹性体是SEBS。
优选的,所述SEBS是以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
该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中加入苯乙烯弹性体,苯乙烯弹性体可提高组合物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性能,另一方面苯乙烯弹性体与二氧化硅一同添加进ABS中能极大地降低组合物的光泽度。这样可使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保持良好的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消光效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按重量份,将75-98份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1-10份的苯乙烯弹性体和1-15份的二氧化硅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0.5-5分钟,得混合物料;
b.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后冷却,即得所需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
该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实施容易,能耗低,非常适合用于所述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在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份。
材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757K镇江奇美;
SEBS:YH-501 岳阳石化;
二氧化硅:XH-201 欣鸿科技;
抗氧化剂:168 金海雅宝。
实施例1
按重量份将9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5份SEBS、5份二氧化硅和0.2份抗氧剂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3分钟后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挤出的物料冷却干燥后即为所需的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组合物的性能见表1。该SEBS是以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
实施例2
按重量份将88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2份SEBS、10份二氧化硅和0.1份抗氧剂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后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挤出的物料冷却干燥后即为所需的消光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启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启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含式大容积多层次集成水槽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草药熏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