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门静脉高压症分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03356.9 | 申请日: | 2012-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杨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圣通专利事务所 11238 | 代理人: | 杨非;黄薇 |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门静脉 高压 分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医用门静脉高压症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肝癌晚期病人多数会伴有肝硬化症状。在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即反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顽固性胸腹水,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目前,治疗上述门静脉高压症的常用方法是采用TIPS介入手术的方式,其方法是:采用导丝、导管技术,在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置入金属支架,建立一个分流通道,以降低门静脉的压力,从而防止和降低由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可能性。
但是TIPS介入手术是外周介入中最难和风险最大的技术,原因是要在肝内门静脉和静脉之间在置入金属支架之前要用穿刺针对肝硬化区域进行穿刺,穿刺后形成通路才能进一步放入支架建立扩张通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穿刺针要通过导管进入体内,从颈静脉到肝门静脉,在体内的通路会经过心房,术中危险性高;其次,由于患者肝硬化程度一般都很高,手术穿刺时间一般都很长,导致整个手术过程也会很长;再者,整套手术完成需要使用大量的医疗器械,手术费用高,一般一个手术下来需要花费3-4万元。由于TIPS介入手术的难度、风险和成本都比较大,所以在国内能进行该技术的医院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门静脉高压症分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静脉高压症分流装置,它主要由分流器和导管及导管连接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器,由底托、上盖、硅胶垫组成;其中,
所述的底托为一圆形结构,其内设有中空的凸台;凸台壁上设有2个导管孔;在底托的下部设有若干个固定孔;
在凸台的上部设有上盖;上盖设有中孔;
所述的硅胶垫,是由上部小圆台和下部大圆台构成;且小圆台可嵌入上盖的中孔中;硅胶垫的小圆台是从上盖的下部嵌入上盖的中孔中;硅胶垫的大圆台的下沿部分高于导管孔,在凸台内形成一个空室;
所述的导管连接件的一端与分流器中导管孔相固接;导管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导管连接。
在导管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侧孔,以防止形成血栓。
所述的导管或导管连接件,可采用金属管或医用高分子材料。
所述的导管或导管连接件直径是根据所需的分流量来确定,导管或导管连接件直径和分流量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将复杂的TIPS介入手法,变成了简单可行的皮穿刺技术;缩短了手术时间:由于避开了对肝硬化部位进行穿刺的步骤,故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术中时间;使患者节省了手术费用:将使用大量器械转变为仅用少量器械即可完成的手术,故节省了患者的质量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门静脉高压症分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门静脉高压症分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门静脉高压症分流器中底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门静脉高压症分流器中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门静脉高压症分流器中硅胶垫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门静脉高压症分流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门静脉高压症分流器的另一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在人体门静脉和静脉处穿刺实施本发明门静脉高压症分流装置中导管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分流器1、底托11、上盖12、硅胶垫13、凸台14、导管孔15、15’、固定孔16、中孔17、小圆台18、大圆台19、空室20;
导管2、2’、侧孔21、21’;导管连接件2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门静脉高压症分流装置,它主要由分流器1和导管2、2’及导管连接件22、22’构成。所述的分流器1,由底托11、上盖12、硅胶垫13组成;其中,
所述的底托11为一圆形结构,其内设有中空的凸台14;凸台14壁上设有2个导管孔15、15’;在底托11的下部设有4个固定孔16;
在凸台14的上部设有上盖12;上盖12设有中孔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杨,未经杨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