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03111.6 | 申请日: | 2012-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冰;陆钧;刘寒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冰 |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24J2/12;F24J2/24;F24J2/3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 地址: | 110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运行 太阳能 聚光 发电 系统 | ||
1.一种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包括一个太阳能接收塔、太阳能聚光镜组件和可使聚光和集热能逐日运行的驱动及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能聚光镜组件包括按抛物面形式布置的太阳能反射镜(3)、可保证太阳能反射镜俯仰运行的太阳能聚光镜俯仰角支撑轨道(6)和方位角运行轨道(5),其中太阳能接收塔(1)垂直设置在方位角旋转轨道(5)的圆心部位,方位角旋转轨道(5)为沿水平方向圆周运行轨道并可绕太阳能接收塔垂直轴心旋转运动,方位角旋转轨道(5)上的太阳能接收塔两侧对称倾斜固定有两组弧形的太阳能聚光镜俯仰运行支撑轨道(6),太阳能聚光镜(3)沿着太阳能聚光镜俯仰运行支撑轨道(6)移动,太阳能接收塔(1)顶端上通过太阳能接收塔上旋转装置(10)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传热保温管(9),其特征在于太阳能接收塔(1)顶端通过塔心且由传热保温管(9)在塔的两侧对称布置两个太阳能集热器(2),太阳能集热器(2)通过在塔上布置的俯仰旋转驱动装置实现与反射镜聚光对应的俯仰角协同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与传热保温管(9)内部相连通,传热保温管(9)在塔中心汇合后向下与太阳能接收塔(1)内的补燃式太阳能空气发电机组的高温加热腔相连通,高温加热腔分别连接着热电转换装置和一号蓄热器(18),一号蓄热器(18)下端通过一号风机换向阀(19)又分别连接着一号引风机(20)和鼓风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聚光镜俯仰运行支撑轨道(6)和方位角旋转轨道(5)之间通过支撑桁架(4)分别在接收塔两侧沿塔轴心线对称固定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条太阳能聚光镜俯仰运行的支撑轨道(6)为左右平行且下凹的同轴圆弧曲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反光镜(3)是由众多曲面或平板玻璃反射镜组件拼合而成的旋转抛物面,且按照聚光要求对称布置在太阳能接收塔(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两部分半面旋转抛物面反射镜构成的太阳能反光镜(3)围绕聚光换热的太阳能接收塔(1)根据太阳运行轨迹做双轴跟踪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接收塔(1)顶部对称布置的太阳能集热器(2 )根据太阳运行轨迹通过集热器俯仰驱动装置(10)做俯仰运行,太阳能集热器(2 )通过太阳能接收塔(1)与反射镜方位角转动底盘连接并随其运行做方位角运行跟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接收塔(1)的塔内垂直布置有一号蓄热器 (18)和二号蓄热器(25), 一号蓄热器(18)和二号蓄热器(25)通过余热回热管网(8)连接,并通过其上布置的一号闸阀(27)和二号闸阀(28)在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下开闭的对应关系实现吸、放热的协同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是:太阳能接收塔(1)顶部的两个太阳能集热器(2)经中心管汇流后直接供给发电机组发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接收塔(1)为钢或钢混结构,且与方位角转动底盘(7)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冰,未经刘晓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1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的偏光立体显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