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077.2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渡边太郎;森崎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4F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制冷 低温 除湿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机,半自然制冷机以及普通制冷机,其中,
所述除湿机包括:
高分子转轮,所述高分子转轮具有除湿区以及再生区,所述再生区一侧设置有第一凝缩器和第二凝缩器;
所述半自然制冷机包括:
水冷却器,连接提供第一温度水的第一循环管路,所述水冷却器上设有第一送风机;
第一压缩机,通过提供冷媒的第二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凝缩器形成第一冷媒循环单元;
所述第二循环管路通过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循环管路进行热交换;
所述普通制冷机包括:
第三循环管路,提供第二温度水;
第二压缩机,通过提供冷媒的第四循环管路连接第三凝缩器形成第二冷媒循环单元,所述第三凝缩器上设有第二送风机;
所述第四循环管路通过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三循环管路进行热交换;
第五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四循环管路,所述第五循环管路连接第四旁路阀、所述第一凝缩器形成第三冷媒循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一旁路挡板,所述旁路挡板设置于所述高分子转轮再生区与除湿机机体之间形成的旁路,所述旁路挡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凝缩器、第二凝缩器与外界的导通或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的取值范围为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所述第二温度至少为5摄氏度且小于15摄氏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为氟利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通过第一旁路阀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水冷却器通过第二旁路阀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循环管路包括第三旁路阀,所述第三旁路阀设于所述第五循环管路与第四循环管路的两个连接节点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旁路阀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凝缩器。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系统进行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先采用半自然制冷机的第二循环管路的排热作为所述除湿机的再生热,若半自然制冷机的第一压缩机停止工作,则打开第四旁路阀导通第五循环管路,使所述普通制冷机中第四循环管路的冷媒通过第五循环管路在所述第一凝缩器中排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需要增加再生热,同时采用半自然制冷机的第二循环管路的排热以及第五循环管路在所述第一凝缩器中的排热作为所述除湿机的再生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制冷及低温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需要再生热时,打开所述旁路挡板使所述第一凝缩器和/或第二凝缩器的排热从导通的旁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拔连接式新能源路灯
- 下一篇:一种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