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以及使用该变压器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037.8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旼;元载善;金钟海;金德勋;朴根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8;H01F27/29;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京畿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以及 使用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6月14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1-005727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最小化的漏电感(leakage inductance)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装置(诸如电视(TV)、监视器、个人计算机(PC)、办公自动化(OA)装置)中需要各种电源。因此,这些电子装置通常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将从外部供应的交流(AC)电转换为每个电子装置所需的电。
在电源中,近来主要使用利用开关模式的电源(例如,开关模式电源(SMPS))。SMPS基本上包括开关变压器。
开关变压器通常通过25KHz至100KHz的高频振荡将85V至265V的AC电转换为3V至30V的直流(DC)电。因此,与通过50Hz至60Hz的频率振荡将85V至265V的AC电转换为3V至30V的DC电的普通变压器相比,开关变压器显著减小了芯和线圈架的尺寸,并且将低电压和低电流的DC电稳定地供应给电子装置。因此,近来在具有小型化趋势的电子装置中已经广泛使用了开关变压器。
开关变压器需要被设置为具有小的漏电感,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然而,根据开关变压器的小型化,可能难以设计出具有小的漏电感的开关变压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小尺寸的开关变压器。
本发明的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具有最小化的漏电感的变压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缠绕部分,包括管状的主体部分和轮缘部分,围绕主体部分缠绕有多个线圈,轮缘部分沿着主体部分的外径方向从主体部分的两端延伸;芯,结合到缠绕部分;其中,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一端处的轮缘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引线凹槽,所述多个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引线凹槽被引导到缠绕部分的外部。
所述变压器还可包括:端子连接部分,与缠绕部分的一端隔开预定距离,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端子连接部分的多个外部连接端子。
所述变压器还可包括:引线跳过部分,形成在缠绕部分和端子连接部分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多个线圈的引线插入到引线跳过部分中,从而被引导到外部连接端子。
缠绕部分可包括被形成在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分隔壁分隔的多个缠绕空间。
分隔壁可包括形成在所述分隔壁中的至少一个跳过凹槽,所述多个线圈被缠绕,同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跳过凹槽跳过分隔壁。
引线跳过部分可包括形成在所述引线跳过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引导突起,所述至少一个引导突起从端子连接部分或轮缘部分突出。
可通过切除轮缘部分的一部分来形成引线凹槽,使得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被暴露。
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一端处的轮缘部分可包括延伸凹槽,延伸凹槽位于引线凹槽的与主体部分相邻的一部分中,通过延伸引线凹槽的宽度来形成延伸凹槽。
延伸凹槽可具有斜切边缘部分。
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一端处的轮缘部分沿着形成引线凹槽的方向可具有增大的面积,从而所述轮缘部分的面积大于形成在主体部分的另一端处的另一轮缘部分的面积。
端子连接部分可暴露在芯的外部。
端子连接部分可被布置为与缠绕部分的一端隔开与芯的厚度对应的距离。
所述多个线圈可包括多个初级线圈和多个次级线圈。
所述多个线圈可被缠绕和堆叠,使得所述多个次级线圈可插入在所述多个初级线圈之间。
所述多个初级线圈可以是多重绝缘线圈。
所述多个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多重绝缘线圈。
可在缠绕部分中缠绕和堆叠的所述多个线圈的最内位置和最外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布置所述多重绝缘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电源,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源的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变压器;显示面板,从电源接收电能;盖,保护显示面板和电源。
变压器的线圈可被缠绕为与所述电源的基板平行。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及其它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压器的透视图;
图2A是示意性示出图1中所示的变压器的线圈架的透视图;
图2B是示意性示出图2A中所示的线圈架的下表面的透视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图2A和图2B中的线圈架的俯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