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2930.9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冰;罗二仓;陈康候;王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力函(深圳)热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在江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
背景技术
淡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所必须的重要资源之一,缺少淡水则植物无法生长、动物的生命无法延续。
在沙漠及无淡水的海岛,可以饮用的淡水显得弥足珍贵。即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其空气中也是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的,因此,从空气中获得可供饮用的淡水是解决沙漠及无淡水的海岛缺乏饮用淡水的一个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如何从空气中获取可供饮用的淡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太阳能来从空气中获取淡水的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具有:
太阳能聚光装置,用于将太阳光聚焦在热声发动机的吸热头上;
所述热声发动机,用于将所述太阳能聚光装置聚焦后产生的热能转换成振荡波;
谐振管,一端与所述热声发动机连接,用于与所述热声发动机形成气体谐振系统,并支撑和固定所述热声发动机,同时将所述热声发动机产生的振荡波能量传输至热声制冷机;
所述热声制冷机,与所述谐振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振荡波进行制冷;
空气冷凝器,所述空气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热声制冷机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所述空气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热声制冷机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冷凝器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具有朝向所述空气冷凝器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收集经空气冷凝器冷凝形成水滴。
如上所述的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其中,所述太阳能聚光装置包括反光镜支架和反光镜,其中,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反光镜支架上,所述反光镜将太阳光聚焦在所述热声发动机的吸热头上。
如上所述的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其中,所述反光镜支架连接有太阳位置跟踪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反光镜,使所述反光镜随太阳位置改变而转动。
如上所述的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其中,还具有:
直线振荡电机,与所述谐振管的一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振荡波进行发电;
空气冷凝器风扇,设置于所述空气冷凝器的一侧为所述空气冷凝器送风,同时与所述直线振荡电机电连接,由所述直线振荡电机提供驱动所述空气冷凝器风扇转动的电能,所述直线振荡电机还可以为所述太阳位置跟踪装置提供驱动电源。
如上所述的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其中,所述热声发动机为行波型热声发动机,或者为驻波型发动机,或者为双作用型发动机。
如上所述的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其中,所述热声制冷机为行波型热声制冷机,或者为驻波型热声制冷机,或者为双作用型热声制冷机。
本发明提供的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其太阳能聚光装置将太阳光聚焦在热声发动机的吸热头上,使热声发动机将太阳光的热能转换成振荡波,振荡波经谐振管传递至热声制冷机,以供热声制冷机进行制冷,并通过冷却介质使空气冷凝器温度降低至可以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此时,接触空气冷凝器的空气被冷却,则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收集凝而成的水滴形成可供饮用的淡水。由此可见,该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可以应用于缺少淡水的地区(例如沙漠及无淡水的海岛的地区),通过太阳能从空气中获取可以饮用的淡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的实施例,该热声太阳能制水装置,具有太阳能聚光装置用于将太阳光聚焦在热声发动机1的吸热头2上;热声发动机1用于将太阳能聚光装置聚焦后产生的热能转换成振荡波;谐振管5一端与热声发动机1连接用于与热声发动机1形成气体谐振系统,并支撑和固定热声发动机1,同时将热声发动机1产生的振荡波能量传输至热声制冷机7;热声制冷机7与谐振管5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通过振荡波进行制冷;空气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入口与热声制冷机7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空气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出口与热声制冷机7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力函(深圳)热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力函(深圳)热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四个修正因子的电机非平衡负载模糊控制方法
- 下一篇:针织横机探针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