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袋撑袋包装治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2776.5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吉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7/12 | 分类号: | B65B6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袋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治具,尤其涉及一种包装袋的撑袋包装治具。
背景技术
许多出厂产品在出厂前需要使用包装袋进行包装,尤其对于体积较大的产品,其包装袋较大,且包装袋一般为塑料材质,未撑开时是真空状态。在用包装袋给产品包装时,必须用力才能撑开包装袋,而且需要保持包装袋的撑开状态使产品进入到包装袋中,再将包装袋封口。现有技术中,这个操作过程通常由人工撑袋并包装,对于较大的包装袋通常需要两人才能完成。人工撑袋包装费时费力,包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袋撑袋包装治具,代替人工手工撑袋包装,节省人力,提高了包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袋撑袋包装治具,其特征是,包括
一可容纳撑开的包装袋的主框架,
一位于所述主框架旁边的副框架,
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上端的两侧的伸展机构,所述伸展机构的端部用来套包装袋,
设置于所述副框架底部的两个联动的脚踏开关;
一缆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联动的脚踏开关上,另一端与所述伸展机构连接,
所述的两个联动的脚踏开关中,包含一个用来拉紧缆绳的右踏板和另一个用来松开缆绳的左踏板。
每侧的所述伸展机构中包含两根交叉铰接于一点的连杆。
所述伸展机构中还包含一使所述两根连杆展开和收缩的驱动机构。
还包含一在所述脚踏开关踩踏时与其碰触的联动机构。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在右踏板下的一倒钩滑块和设在左踏板下的一斜面滑块,所述倒钩滑块和斜面滑块联动;所述倒钩滑块包含一具有弧形面的钩形端,所述右踏板下压时沿所述弧形面向下动作至由所述倒钩滑块的钩形端钩住。
所述斜面滑块具有一斜面,所述左踏板下压时,所述左踏板下压的压力作用在所述斜面滑块的斜面上,产生一将所述斜面滑块及所述倒钩滑块推向使所述倒钩滑块的钩形端脱离所述右踏板的推力。
所述倒钩滑块和斜面滑块分别通过一弹簧连接固定在所述副框架的底部,所述弹簧设在与所述脚踏开关相异的一侧。
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副框架内的多根横杆,每根横杆上设置绕所述缆绳的定滑轮。
所述主框架上端的一侧还设置有两根导柱。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包装袋撑袋包装治具,代替了人工手工撑袋包装,仅由一人操作包装治具,通过脚踩两个脚踏开关中的一个,带动缆绳拉开伸展机构,将包装袋撑开,产品进入撑开的包装袋后,操作员通过脚踩两个脚踏开关中的另一个,带动缆绳松开伸展机构,将包装袋松开,进行封口后完成撑袋、包装全过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包装袋撑袋包装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侧伸展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另一侧伸展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脚踏开关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联动机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包装袋撑袋包装治具包括一由铝型材构成的主框架1和位于主框架1旁边的与主框架1一体的副框架2,主框架1上端的两侧设有伸展机构3,伸展机构3打开时将套在伸展机构3下端的包装袋4撑开,伸展机构3收缩时将套在伸展机构3下端的包装袋4合上。
主框架1、副框架2构成的外框底部设有带刹车的脚轮5,可以将包装治具整体移动至需包装产品的出料处的下面,包装袋4撑开后需包装的产品直接下落至包装袋中,然后由伸展机构3收缩将包装袋4松开,对包装袋4进行封口,完成包装过程。
副框架2内设置多根横杆21,每根横杆21上设置一个定滑轮22,副框架2内底部设置两个联动的脚踏开关6,两个脚踏开关6之间的连接杆63上固定缆绳的一端,缆绳绕在横杆21上的多个定滑轮22上后的另一端与伸展机构3连接(缆绳未示出)。由缆绳拉紧或松开控制伸展机构3的展开或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