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通用级碳纤维的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2748.3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单长春;张秀云;侯文杰;金洁;严天祥;王亮;刘春法;陈伟平;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00 | 分类号: | C10C3/00;C10C3/04;D01F9/15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通用 碳纤维 软化 沥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精制软沥青为原料制备高软化点沥青的方法,特别是用于生产通用级碳纤维的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基碳纤维是指以沥青等富含稠环芳烃的物质为原料,通过聚合、纺丝、不熔化、碳化处理制备的一类碳纤维,按其性能的差异又分为通用型沥青基碳纤维和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前者由各向同性沥青制备,又称各向同性沥青碳纤维,后者由中间相沥青出发制备,故又称为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目前沥青基碳纤维生产装置主要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美国主要以石油沥青为原料,煤沥青为原料的装置主要在日本。现在世界上生产沥青基碳纤维的公司主要有:日本吴羽化学公司、日本三菱化学、日本Donac公司、日本Granoc公司、中国塞诺达公司和美国Cytec公司。其中吴羽化学、Donac和塞诺达生产通用级碳纤维,主要用于制备摩擦材料、密封材料、抗静电材料和高温保温材料等。
沥青是有机化合物经热处理形成的一种由不同分子量和烷基侧链构成的稠环芳烃混合物,主要由C、H元素组成,还含有少量O、N、S及微量灰份杂质,通常沥青含碳量在91%~95%,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400以上,具可塑性。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前者是炼焦副产物-煤焦油经热处理或蒸馏得到的重质馏分,主要含有稠环芳烃和杂环芳烃;后者是由石油组分经热处理或蒸馏获得的残渣,主要含有芳烃和带烷基侧链的芳烃化合物。
CN98117508.2、CN00123361.0和CN200710163857.5均采用乙烯焦油为原料,制备高软化点沥青或通用型沥青基碳纤维原料,大概流程为通过常压或减压蒸馏、热缩聚和分离制成生产碳纤维用原料。
CN200910017077.9以煤为原料,采用萃取的方法,经过煤粉制备、沥青抽提、沥青过滤、加氢精制工序制得可纺煤沥青,然后直接液态输送到喷丝设备上进行喷丝和后续的预氧化、炭化,得到煤沥青基碳纤维。
CN89106510.5提供了同时制备高性能碳纤维沥青和通用型碳纤维沥青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芳烃溶剂存在的条件下,于高压和400-600℃的温度下对煤或石油重油进行热处理;回收芳烃可溶组分和不溶组分,对不溶组分进行加氢处理,得到可用于生产光学各向异性碳纤维的前趋体沥青;对可溶组分处理后得到可用于生产光学各向同性碳纤维的纺丝沥青。
本专利采用的原料为针状焦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精制软沥青,与石油重油为原料相比,生产的碳纤维收率高,质量好;与CN200910017077.9相比,具有设备、工艺流程简捷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通用级碳纤维的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省去了现有制备方法中脱喹啉不溶物(QI)的复杂步骤,缩短了工艺流程,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有很强的价格优势。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用于生产碳纤维的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原理为:
将精制软沥青原料经过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的组分;再经氧化、真空加热调整软化点至250-280℃。得到高软化点可纺沥青。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用于生产通用级碳纤维的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软化点为30-40℃、喹啉不溶物含量<0.03%的精制软沥青原料经过减压蒸馏,使精制沥青的软化点提高到60-70℃;
B、将步骤A获得的精制沥青进行空气氧化,使软化点提高到190-240℃;
C、将步骤B中得到的氧化沥青进行真空加热,进一步脱除低沸点组分,形成软化点为250-280℃的高软化点沥青。
所述步骤A中的减压蒸馏包括:将精制软沥青加热至200-280℃后进入真空蒸馏塔,控制塔顶温度180-200℃,绝对压力10-30kPa,塔底温度230-280℃。
所述空气氧化为二级氧化,所述的二级氧化采用二个搅拌反应器串联进行氧化反应,其中,第一个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250-310℃,停留时间2-4小时,绝对压力为60-100kPa,所述步骤A获得的精制沥青质量与通入空气的流量比为1000~1500g∶2~10m3/h,第二个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280-340℃,停留时间3-5小时,绝对压力为60-100kPa,进入第二个反应器的沥青质量与通入空气的流量比为1000~1500g∶2~10m3/h,得到软化点为190-240℃的高温沥青。
所述真空加热通过真空薄膜蒸发器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