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L-苯丙氨酸的工程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2114.8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斌;黄钦耿;施巧琴;翁雪清;赵燕玉;陈炳生;黄祥峰;林宜云;黄维锦;吴松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13/2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3655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苯丙氨酸 工程 及其 应用 | ||
1.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得到的重组菌;所述重组质粒为将pheA蛋白的编码基因、aroD蛋白的编码基因、aroE蛋白的编码基因和talA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出发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所述大肠杆菌的CICC编号为10245;所述pheA蛋白如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所述aroD蛋白如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所述aroE蛋白如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所述talA蛋白如序列表的序列7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pheA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所述aroD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所述aroE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所述talA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的序列8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质粒中,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所述pheA蛋白的编码基因、所述aroD蛋白的编码基因、所述aroE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所述talA蛋白的编码基因。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发载体为载体pBV2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质粒为将所述pheA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所述载体pBV220的BglII酶切位点、所述aroD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所述载体pBV220的EcoRI和BamHI酶切位点之间、所述aroE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所述载体pBV220的BamHI和SacI酶切位点之间、所述talA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所述载体pBV220的SacI酶切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F0018,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2051。
7.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重组菌在生产L-苯丙氨酸中的应用。
8.一种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重组菌进行发酵,得到L-苯丙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1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沟槽压槽机及管道压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脓水型臁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