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悬架用弹簧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01849.9 | 申请日: | 2012-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陶善龙;邢献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奥赛钢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2C33/04;C21D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王加岭 |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弹簧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汽车悬架用合金弹簧钢,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组成:C 0.46%~0.56%、Si 0.90%~1.20%、Mn0.80%~1.20%、P≤0.020%、S≤0.020%、Cr 0.70%~1.00%、Ni0.90%~1.50%、Mo 0.60%~0.90%、Cu 0.50%~0.80%、RE 0.02%~0.07%;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1所述的汽车悬架用合金弹簧钢,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组成:C 0.48%~0.54%、Si 1.00%~1.20%、Mn 0.90%~1.20%、P≤0.020%、S≤0.010%、Cr 0.80%~1.00%、Ni1.00%~1.50%、Mo 0.70%~0.9%、Cu 0.60%~0.8%、RE 0.03%~0.06%;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悬架用合金弹簧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方法A或方法B,分别包括如下步骤:
方法A:
铁水预处理,原料包括铁水、废钢、金属Ni、Cu及Mo;
转炉炼钢;LF+RH炉外精炼;当钢水温度达到1550~1590℃时,先用Mn-Si铁合金进行预脱氧,再用Si-Ca粉进行终脱氧,然后加入铬铁合金;成分达到要求比例时,向钢中加入RE,连铸为300mm x400mm大方坯;火焰清理表面;初轧开坯为160mm x 160mm;扒皮清理;探伤;加热;高速线材控制轧制为直径10~17mm的线材;收线;检查包装;入库;
方法B:
原料为废钢和金属Ni、Mo、Fe、Cu;EAF电炉;VOD精炼炉,当VOD精炼炉中钢水温度达到1590~1610℃时,先采用Si-Mn铁合金粉未预脱氧,然后用Si-Ca粉终脱氧,然后依次加入金属Cr、RE;连铸为160mm x 160mm钢坯;钢坯加热;高速线材轧制为直径10~17mm的线材;探伤;检查;包装;入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或方法B中,经过LF+RH炉外精炼或VOD精炼炉冶炼均是在终脱氧后加入RE合金粉末,RE加入量视钢中[S]含量而定,控制[RE]/[S]加入质量之比为3~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工艺路线中,LF+RH炉外精炼时真空脱气工艺参数如下:真空度控制在65~110Pa,处理时间为20min,钢水纯循环时间为5~6min;从而达到质量含量[O]<15×10-6、[N]<30×10-6、[H]<2.5×10-6;D类硬质夹杂物小于15μm,碳偏析小于1.06。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或方法B在连铸步骤,均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和轻压下的方法,压下量控制在5~8mm。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中,高速线材控制轧制采用双相区控制轧制,开轧温度不大于1000℃,精轧入口温度不大于900℃,减定径入口温度为750~800℃,控制冷却速度为2~4℃/s,确保索氏体组织为9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B中,VOD精炼炉系在真空下进行炉外精炼,是有搅拌的炉外精炼SS-VOD,当碳含量达到0.50%时,真空度达到30torr时,停止吹氧,脱碳时间为15~30min,当炉渣碱度大于2.5时,开始吹氩气进入还原期冶炼,当钢水温达到1590-1610℃时进行预脱氧、终脱氧;当钢水温度达到1610~1620℃时钢水出炉,钢水中硫、氧、氢的质量含量为:[S]<10×10-6、[O]<2.5×10-6、[H]<2.5×10-6。
9.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汽车悬架用合金弹簧钢制备弹簧钢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直径10~17mm的线材放线,喷丸除锈,探伤,修磨,1200mm倒立式拉丝机拉拔,放线,中频+高频感应加热,水淬火,中频回火,探伤,涂油,检查,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奥赛钢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奥赛钢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8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