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1393.6 | 申请日: | 201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坚;陈继丹;何文钦;陈振民;楊锡鎏;卢永昌;朱利翔;高月珍;肖玉芳;赵宏坚;何家俊;范家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头 荷载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实际工况,建立三维码头计算模型;
(2)分析码头面上的荷载信息,确定空间荷载种类和分布情况,将空间荷载归类,然后根据相应的类型将空间荷载分配到横向排架和纵向排架;
(3)通过二维有限元计算得到空间荷载产生的内力和支座反力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的最不利位置;
(4)按照荷载的最不利位置,将这些荷载布置到三维码头计算模型中,最后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得到各构件的内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空间荷载归类为点荷载和面荷载;当荷载为点荷载时,根据简支梁求支座反力的方法,将对应荷载分配到相应的纵梁或横梁上;当荷载为成组的点荷载时,把每个点荷载单独处理后叠加;当荷载为面荷载时,把面荷载转成线荷载分配到相应的纵梁和横梁上,然后再按线荷载的方法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荷载为面荷载时,其具体处理方法为:首先确定荷载的分布区域,然后根据荷载所在区域的梁格尺寸判断荷载是否满布该梁格,梁格是指纵梁和横梁交叉围成的矩形区;
当荷载满布时,根据梁格的长宽边判断该区域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最后按简支梁求支座反力的方法分配荷载,具体为:当b≤0.5a,按单向板原则分配荷载,把荷载分配到纵梁上,横梁不承担荷载;分配到纵梁上荷载的转换公式为:Q=q×b/2;
当b≤a且b>0.5a,按双向板原则分配荷载,从矩形区域四角分别作45度线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将板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的荷载分配于相对应的支承梁上,即两个梯形区域的荷载分配给相应的两根纵梁,两个三角形区域荷载分配给相应的两根横梁;分配到纵梁或横梁上的荷载强度最大值的转换公式为:Q=q×b/2;
当b>a,按双向板原则分配荷载,分配方法同前,两个三角形区域的荷载分配给相应的两根纵梁,两个梯形荷载分配给相应的两根横梁;分配到纵梁或横梁上的荷载强度最大值的转换公式为:Q=q×a/2;
其中:Q为分配到梁上的荷载强度最大值,q为面荷载强度标准值,b为相邻两纵梁间的距离,a为相邻两横梁间的距离;
当荷载非满布时,按单向板的原则将荷载分配给纵梁,横梁不承担荷载。具体为:
位于A、B两纵梁之间的面荷载,分配给A纵梁的荷载转换公式:QA=q×c×b2/b,分配给B纵梁的荷载转换公式:QB=q×c×b1/b;
其中,QA和QB为分配到纵梁上的荷载强度值,q为面荷载强度标准值,c为分布在A、B两纵梁之间的面荷载分布宽度,b为两纵梁间的距离,b1为分布在A、B两纵梁之间的面荷载中心线距离A纵梁长度,b2为分布在A、B两纵梁之间的面荷载中心线距离B纵梁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得到最不利位置后,将最不利位置的平面坐标转换成三维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根据二维有限元计算得到的荷载在横梁上的最不利位置和在纵梁上的最不利位置,将这些荷载布置到三维码头计算模型中,最后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得到各构件荷载的内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3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