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激光近感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1223.8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贺伟;徐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伟 |
主分类号: | G01S17/02 | 分类号: | G01S17/02;G01S7/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鲍子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激光 探测器 及其 探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近感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激光近感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激光探测领域,利用近红外激光脉冲制成的探测装置,发射出的近红外激光脉冲峰值功率一般较小,峰值功率在100W以下,脉冲宽度也较宽,在10ns以上,包括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的主光轴平行的探测装置、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的主光轴非平行的探测装置(除光路呈夹叉方式的探测装置)。当上述探测装置在气溶胶环境下,能见度下降后,上述探测装置会探测出由于云雾或者烟雾颗粒造成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从而造成探测装置的误判断。因此上述探测装置都不能够很好解决在气溶胶环境下抗云雾或者烟雾的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近红外激光近感探测器,能够在气溶胶环境下降低云雾或者烟雾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红外激光近感探测器,包括壳体、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和接插件;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电相连;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包括光学系统、近红外脉冲半导体激光发射器和变功率激光发射驱动器,所述变功率激光发射驱动器能够使得所述近红外脉冲半导体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近红外激光经过光学系统处理后形成脉冲宽度和峰值功率可变的脉冲光;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都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近红外脉冲半导体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激光接收模块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外的同层侧面上;所述接插件位于所述壳体顶部。
可选的,所述变功率激光发射器在工作初始状态时的峰值功率为P,在接收到由被探测目标发射回的回波信号后发射的变功率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为P/2或者2P。
可选的,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为单路或者多路处理单元。
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多路DC-DC电源和电压选择电路。
可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回波脉冲峰值保持电路、A/D转换电路。
可选的,所述近红外脉冲半导体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激光接收模块交叉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外的侧面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近红外激光近感探测器的探测方法,具有操作简易,探测效率高、精准的特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红外激光近感探测器的探测方法,包括:
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发出峰值功率为P的激光脉冲至探测目标;
所述激光接收模块接收到由所述探测目标反射回的第一个回波后,将所述第一个回波脉冲转换为电压脉冲,并且放大,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记录下放大后的第一个电压脉冲信号的峰值Vr、以及所述第一个回波脉冲与所述激光发射同步脉冲的时间差Δt;
所述变功率激光发射器发出发射峰值功率为P/2或者2P的激光脉冲至所述探测目标;
所述激光接收模块接收到变功率后被所述探测目标散射回的第二个回波后,将所述第二个回波脉冲转换为电压脉冲,并且放大,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记录下放大后的第二个电压脉冲信号的峰值Vr变,并且与Vr对比:当所述Vr变≤40%Vr,则认为所述被探测目标为干扰目标,然后进行屏蔽;当所述Vr变>40%Vr,并且时间差Δt≤设定时间时,则认为所述被探测目标为实体目标。
可选的,所述干扰目标为具有后向散射特性的气溶胶物质。
可选的,所述气溶胶物质为云雾或者烟雾。
可选的,所述实体目标为被武器系统攻击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伟,未经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