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处理炉隔热保温顶盖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9940.1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7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隔热 保温 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炉隔热保温顶盖。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处理炉中常用的隔热保温顶盖,该隔热保温顶盖包括外封盖4、隔热保温层5、以及固定上述外封盖4和隔热保温层5的固定杆6,为了达到牢固连接外封盖4和隔热保温层5,该隔热保温层5一般叠加式的铺设在外封盖4上,然后通过固定杆6底部固定。所述固定杆6一般直接焊接于封盖4上,且一般需要设计多个固定杆6用于托住隔热保温层5,防止隔热保温层5散落,此种设计的弊端在于:在热处理炉中由于温度很高,一般只能使用铁等熔点高的金属材料,由于该固定杆6直接暴露在炉内,且由于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非常好,所以,当上述隔热保温顶盖盖合在热处理炉中时,固定杆会受热,然后将热量传递至外封盖上,进而造成炉内的温度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且能够防止热量流失的热处理炉隔热保温顶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处理炉隔热保温顶盖,包括吊板、封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吊板和封盖之间的隔热层,所述封盖包括框架、填充于框架内和包覆在框架外围的隔热棉、及若干个设置于隔热棉侧边用以夹紧并固定隔热棉的固定片。
进一步的:所述吊板、封盖及隔热层之间为分离式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吊板、封盖及隔热层之间为一体式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吊板与封盖之间通过铆接连接,且通过吊板和封盖将隔热层夹紧并固定于吊板和封盖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棉于吊板垂直方向上依次折叠插入式设置于框架内。
本发明通过吊板、封盖及隔热层,可以有效的防止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流失,并且由于该封盖的独特设计(即:封盖包括框架、填充于框架内和包覆在框架外围的隔热棉、及若干个设置于隔热棉侧边用以固定于隔热棉的固定片),可进一步的防止热量流失,从而达到良好的保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热处理炉隔热保温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热处理炉隔热保温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板;2、封盖;21、框架;22、隔热棉;23、固定片;3、隔热层;4、外封盖;5、隔热保温层;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2,一种热处理炉隔热保温顶盖包括吊板1、封盖2、以及设置于吊板1和封盖2之间的隔热层3,所述封盖2包括框架21、填充于框架21内和包覆在框架21外围的隔热棉22、及若干个设置于隔热棉22侧边用以夹紧并固定隔热棉22的固定片23,所述隔热棉22于吊板1垂直方向依次折叠插入式设置于框架21内,然后通过固定片23将隔热棉侧边夹紧固定,由于在排布时隔热棉22折叠后相邻的两层之间紧紧的相贴在一起,故在倒放(即热处理炉隔热保温顶盖盖合在热处理炉上)时也不会散掉。所述隔热棉22和隔热层3可以为相同材质的隔热材料,如陶瓷纤维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板1、封盖2及隔热层3之间为分离式安装,除此之外,该吊板1、封盖2及隔热层3之间还可为一体式设计,将吊板1与封盖2之间通过铆接连接,且通过吊板1和封盖2将隔热层3夹固于吊板1和封盖2之间(未图示)。
在盖合于热处理炉内时,首先通过其他带有勾爪制的东西将封盖2放置与炉口,由于封盖2为框体式结构,而隔热棉32在排列在其上时,其底部的框体部分是暴露在外的,故可以通过勾爪制的东西将其移动,又由于炉口为阶梯状,故正好将封盖2托住,而且由于固定片23设置于隔热棉22的侧边,安装后贴于炉口侧边,不会使固定片暴露于炉内,然后将隔热层3放置在封盖2上面,最后覆盖上吊板1,在此,由于封盖2和吊板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可以进一步将炉内热量封锁住。开盖时,其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通过上述结构(即在吊板1、封盖2及隔热层3),可以有效的防止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流失,并且由于该封盖3的独特设计(即:封盖3包括框架21、填充于框架21内和包覆在框架21外围的隔热棉22、及若干个设置于隔热棉22侧边用以固定于隔热棉32的固定片33),进一步的防止热量流失,达到良好的保温性。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9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