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装饰用微晶玻璃贴装材料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8415.8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双;韦鹏飞;郝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漆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3C10/00 | 分类号: | C03C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3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装饰 用微晶 玻璃 材料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装饰用微晶玻璃贴装材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烧结法微晶玻璃装饰材料,是由玻璃熔块组成。除单色外,常有多种有色熔块混合制成多彩的微晶玻璃饰面材料。其色面呆板,色彩不够丰富,缺少艺术美感。日本、韩国等国采用烧结法生产出来的微晶玻璃饰面材料,其厚度为18~22mm,市场对超薄的、富有艺术美感的微晶玻璃饰面材料的需求,日益凸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流延法制备生坯,热压烧结法生产室内装饰用微晶玻璃贴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可批量生产1~50mm厚的微晶玻璃贴装材料,该微晶玻璃贴装材料结构均一、机械强度大、色泽光艳多彩、可加工成多种形状,富有强烈艺术美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室内装饰用微晶玻璃贴装材料的生产方法:将在1150~1350℃下熔融且均匀化的微晶玻璃液,倒入蒸馏水中得到透明的碎玻璃;将得到的碎玻璃粉碎成平均粒径为0.5~2μm的玻璃粉料,然后将玻璃粉料与着色剂和有机流延体系充分混合后经流延成型,制备出厚度1~4mm的单层生坯;将多个单层生坯叠合、层压后,经700~950℃烧结成致密体,将致密体抛光,即得室内装饰用微晶玻璃贴装材料。
上述生产方法中的微晶玻璃液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微晶玻璃的高温液体,本法中的微晶玻璃液优选采用由原料SiO2、CaO、MgO、BaO、B2O3、Na2O、K2O和Al2O3制成的微晶玻璃液,其中各原料的含量为SiO2 48~65wt%,CaO 5~20wt%,MgO 2~10wt%,BaO 8~15wt%,B2O3 5~12wt%,Na2O0.5~4wt%,K2O 0.5~4wt%,Al2O3 0.5~5wt%;进一步优选为SiO2 48~65wt%,CaO 5~15wt%,MgO 2~8wt%,BaO 10~15wt%,B2O3 6~12wt%,Na2O0.5~4wt%,K2O 1~4wt%,Al2O3 1~5wt%(各原料之和为100%)。上述各原料在1150~1350℃烧制前先需充分混合,如搅拌混合8~12小时。
本发明中的微晶玻璃液优选在1150~1350℃下熔融保温1~5h。
着色剂可以为氧化铜、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铈或氧化铬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的有机流延体系由溶剂、分散剂、粘结剂和增塑剂组成;各组分的含量以有机流延体系为100%计为:溶剂50~75wt%;分散剂2~20wt%;粘结剂4~15wt%;增塑剂1~16wt%;优选溶剂65~75wt%;分散剂5~15wt%;粘结剂5~15wt%;增塑剂5~15wt%。有机流延体系中的溶剂进一步可选用乙醇、丙酮或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分散剂可以为三乙醇胺或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粘结剂可以为聚乙烯缩丁醛或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增塑剂可以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在流延成型前,以玻璃粉料与着色剂和有机流延体系的总量为100%计,三者的组成优选为:玻璃粉料42~74wt%、着色剂1~4wt%、有机流延体系28~60wt%;进一步优选为玻璃粉料45~70wt%、着色剂1~4wt%、有机流延体系30~55wt%。
单层生坯(又称生料带)在流延成型前,先将玻璃粉料、着色剂和有机流延体系混合并球磨8~12h,再经真空除泡。
本发明将熔制的玻璃,在高温状态淬冷到水中,粉碎成玻璃粉,按照一定配比与有机体系配成浆料,流延成生瓷料带,叠合层压,制备出生坯,在辊道窑内进行晶化处理,可批量生产出具有不同规格、多种颜色、图案各异的微晶玻璃贴装材料。本法得到的致密体的厚度为1~50mm,其具体厚度可根据需要在叠合或层压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漆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金陵科技学院,未经南京市漆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8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