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网格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8161.X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中;叶泉友;王依建;岑嘉良;江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山泉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6 | 分类号: | D04C1/06;B32B27/02;B32B27/32;B32B27/12;B32B3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韩小雷 |
地址: | 31545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网格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烯烃网格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合物90-97份,弹性体3-10份,分散剂1~3份,润滑剂1~4份,光稳定剂1~3份,抗氧剂1-3份;其中优选聚合物94份,弹性体5份,分散剂2份,润滑剂1份,光稳定剂2份,抗氧剂2份,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或聚乙烯,所述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钾,所述光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葵二酸酯,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烯烃网格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组分用塑料拉丝机组制备成合股丝或单丝,优选合股丝,将上述合股丝或单丝用网格布编织机织成网格布,优选所述网格布的网孔为2×2mm或4×4mm。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烯烃网格布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用于制备聚烯烃网格布增强的丙纶无纺布或含有微孔膜的复合材料。
5.一种聚烯烃网格布增强的丙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丙纶丝层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网格布层,所述聚烯烃网格布层位于所述无纺丙纶丝层之间,优选所述丙纶丝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90-97份,乙烯-辛烯共聚物3-10份,分散剂1~3份,润滑剂1~4份,光稳定剂1~3份,抗氧剂1-3份。
6.权利要求5所述聚烯烃网格布增强的丙纶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用双模头纺粘法制备丙纶无纺布时,在第一喷丝模头喷丝铺网完成时,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网格布退卷平铺于丙纶丝网上,并在聚烯烃网格布上进行第二喷丝模头的喷丝铺网,经热压辊热压粘合,即得。
7.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孔膜层和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烯烃网格布增强的丙纶无纺布层,所述微孔膜层位于所述聚烯烃网格布增强的丙纶无纺布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含有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辛烯共聚物的重量配比为(70-80)∶(10-15)∶(10-15)。
9.制备权利要求7或8所述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制备微孔膜时,微孔膜不经收卷直接经冷却辊、过桥辊和预热辊进入由点纹热压辊和衬辊组成的复合机构,权利要求5所述聚烯烃网格布增强的丙纶无纺布经退卷、预热后从所述微孔膜向前运行方向的上下两侧同步进入复合机构,热压复合,即得。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用于建筑领域,作为屋面的防水透湿垫层、外墙干挂式装饰或保温材料内侧的防水透湿衬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山泉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山泉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81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2MW背压式汽轮机三、四挡汽封回收系统
- 下一篇:高效横齿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