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剂超临界或亚临界萃取油页岩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8016.1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芝玲;张海清;章艺;李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芝玲 |
主分类号: | C10G1/04 | 分类号: | C10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临界 萃取 油页岩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溶剂萃取油页岩中的页岩油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利用该发明工艺,可以环保、高效地处理油页岩并获得页岩油。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石油资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其储量正在逐日减少,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40年后石油资源终将有枯竭。
油页岩储量巨大,从其提取出的页岩油性质与石油相近,采用炼油工艺进一步加工后得到的产品与炼油产品相同,因此,油页岩是现实的石油替代资源。如果把全球已统计出来的油页岩折算成页岩油,约有4500亿吨。根据2006年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组织开展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报告,我国埋深1000m以浅的油页岩资源量为7199亿吨,折合页岩油476亿吨,位列世界第四。
全球范围内仍没能实现大规模利用油页岩资源,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来环保、高效地利用该资源。
爱沙尼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工业化利用油页岩的国家,其在1995年页岩油产量就达到了40万吨,其在2009年有2座油页岩发电站,总装机3234MW。但是,多年的开发利用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量废渣占用土地并且这些废渣上植物难以生长而撂荒,废渣中的有毒物质进入地下水或随飞灰进入大气,排放的废渣、废水、废气、粉尘不仅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危害(生态系统严重恶化、大气流高速碱化、森林退化等),也给周边国家尤其是芬兰和俄罗斯带来明显影响。
目前,工业上利用油页岩主要用来发电和提取页岩油,发电主要采用流化床、悬浮床技术,提取页岩油采用干馏技术。发电和干馏会产生巨量的废渣(按抚顺石油一、二厂的经验数据,每生产1吨页岩油要消耗约34吨的油页岩,产生约25吨的废渣),干馏和发电(油页岩要经历400℃以上的高温)产生的废渣已经丧失了土壤的性质,质地疏松无法在其上修建建筑物,植物也难以在其上生长,而且还含有多种有害成分(有毒重金属、大分子有机致癌物)。油页岩中含有约60%~80%的矿物质,因此无论是用它来发电还是提取页岩油,无论采用何种技术,都会产生巨量的废渣,如何使废渣无污染就成了大规模利用油页岩资源的首要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采用溶剂从油页岩中萃取得到页岩油,并且,产生的废渣无毒无害,同时,因为萃取出了油页岩微孔中的油母,从而改善了页岩的持水性和透气性,得到的残渣不仅无毒无害还更有利于植物生长。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不破坏油页岩性质(不使其丧失土壤性质、不活化其含有的微量有毒重金属、不损失其含有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氮磷钾等养分)的前提下,通过溶剂萃取得到页岩油。
具体说明如下:
a)采用的溶剂为:苯-环己烷-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卤代烃;
几十年来,人们筛选了几百种溶剂用于萃取油页岩,很多资料都一致表明,比较好的溶剂主要有:CS2、NMP(N-甲基-2-吡啶烷酮)、苯、甲苯、丙酮、氯仿等;
干馏得到的页岩油,含轻组分很少,几种干馏页岩油馏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芝玲,未经李芝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8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