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7744.0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宗华;董辉;周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67/06;C08L101/02;C08L61/06;C08L79/08;C08L83/00;C09K5/14;C08K13/02;C08K13/04;C08J5/04;B29C70/34;B29C70/52;B29C53/5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阻燃 导热 绝缘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其特征是由树脂胶通过上胶并固化而成,所述的树脂胶由以下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树脂100份、固化剂1~8份、高导热粉体100~300份、偶联剂1~5份、助剂1~30份、稀释剂30~200份、脱模剂1~4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树脂为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有机硅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化剂为双氰胺、二乙烯三胺、二甲基咪唑、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苯醌、苯偶姻醚、过氧化甲乙酮、二氨基二苯甲烷、钛酸丁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导热粉体为氮化硼、氮化铝、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氮化钛、陶瓷粉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者,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化合物、有机铬络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者,所述的助剂为分散剂、降粘剂、乳化剂、稳定剂、阻聚剂、增稠剂、低收缩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者,所述的稀释剂为乙醇、丙酮、丁酮、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乙醚、氯苯、甲苯、醋酸丁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
一、按重量比选取以下组分:树脂100份、固化剂1~8份、高导热粉体100~300份、偶联剂1~5份、助剂1~30份、稀释剂30~200份、脱模剂1~4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高导热树脂胶;
二、将第一步的高导热树脂胶均匀涂覆于纤维材料表层,或者,将纤维材料完全浸润于上述第一步的高导热树脂胶;
三、将一层或多层叠加的由第二步涂覆或浸润后的纤维材料通过模压、拉挤或缠绕工序进行热压固化,得到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高导热粉体粒径比例,大粒径粉体∶小粒径粉体为4∶1;或者,高导热粉体重量配比,大粒径粉体∶小粒径粉体为1∶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树脂为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有机硅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化剂为双氰胺、二乙烯三胺、二甲基咪唑、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苯醌、苯偶姻醚、过氧化甲乙酮、二氨基二苯甲烷、钛酸丁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导热粉体为氮化硼、氮化铝、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氮化钛、陶瓷粉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者,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化合物、有机铬络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者,所述的助剂为分散剂、降粘剂、乳化剂、稳定剂、阻聚剂、增稠剂、低收缩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者,所述的稀释剂为乙醇、丙酮、丁酮、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乙醚、氯苯、甲苯、醋酸丁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
一、选取以下组分:树脂100份、固化剂1~8份、高导热粉体100~300份、偶联剂1~5份、助剂1~30份、稀释剂30~200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高导热树脂胶;
二、将第一步的高导热树脂胶均匀涂覆于纤维材料表层,或者,将纤维材料完全浸润于上述第一步的高导热树脂胶;然后烘干形成半固化片;
三、将数张由第二步制成的半固化片叠配后的两表面各覆贴离型膜;然后通过层压工序进行热压固化,得到环保阻燃导热绝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7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