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97693.1 | 申请日: | 2012-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源;朱丽;顾易凡;张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豫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1/7008;A61P1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葡萄糖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葡萄糖或其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盐为盐酸氨基葡萄糖或硫酸氨基葡萄糖;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基质、透皮吸收促进剂、抗氧化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增溶剂、pH调节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份:氨基葡萄糖或其盐 (以氨基葡萄糖计)0.25-5.0%、基质0.8-4.0%、保湿剂 25.0-40.0%、透皮吸收促进剂 1-10.0%、防腐剂0-2.0%且不为0、增溶剂 0-6.0%且不为0、抗氧化剂0-2.0%且不为0以及余量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保湿剂的含量为 27.0-35.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表面活性剂、角质保湿与软化剂类、氮酮类、有机酸及其酯类、醇类化合物、挥发油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尼泊金类,三氯叔丁醇,苯甲酸及其钠盐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盐,L-半胱氨酸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保湿剂为丙二醇;
所述的增溶剂为吐温-80;
所述的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
所述的基质为卡波姆。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各组份,将氨基葡萄糖或其盐溶于水,再加入凝胶基质,透皮吸收促进剂,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化剂搅拌至分散均匀,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6.0~8.0,再加水至总量,搅拌均匀后即得氨基葡萄糖凝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份:氨基葡萄糖或其盐 (以氨基葡萄糖计)0.25-5.0%、基质0.8-4.0%、保湿剂 25.0-40.0%、透皮吸收促进剂 1-10.0%、防腐剂0-2.0%且不为0、增溶剂 0-6.0%且不为0、抗氧化剂0-2.0%且不为0以及余量的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湿剂的含量为 27.0-35.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氨基葡萄糖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表面活性剂、角质保湿与软化剂类、氮酮类、有机酸及其酯类、醇类化合物、挥发油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尼泊金类,三氯叔丁醇,苯甲酸及其钠盐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盐,L-半胱氨酸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保湿剂为丙二醇;
所述的增溶剂为吐温-80;
所述的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
所述的基质为卡波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豫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豫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6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开关装置
- 下一篇:电源模组及其封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