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弧炉炼钢方法及其炼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7443.8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贞彪;刘复兴;王百东;赵大同;张晓东;张鹏;牛喜斌;宋苗;郝旭明;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F27B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弧炉 炼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炉炼钢方法及其炼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钢水冶炼技术迅速发展,铁水、废钢综合冶炼系统及方法是设备、工艺研究的创新点。特殊钢一般均采用电弧炉进行冶炼,利用偏心底出钢方式,因其留钢留渣操作,钢水纯净度高,在国内外运用较为普遍。
由于原料资源变化较大,使用铁水或废钢的经济性并不固定。当铁水资源趋于紧张、铁水成本上升时,热装铁水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消失。而当入炉热铁水比例低于85%,物理热和化学热不能满足热平衡的要求,必须采用送电进行冶炼,需要电弧炉离线进行修砌改装,才能实现不同条件下的冶炼,炉壳适应性较差,电弧炉作业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弧炉炼钢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电弧炉冶炼作业率的电弧炉炼钢方法。同时提供一种该方法的电弧炉炼钢装置。
本发明的电弧炉的炼钢方法是:
在包括两个电弧炉的两个炉壳的炼钢装置中实施的,两个炉壳共用一套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包括三个电极、电极耐材料炉盖与电弧炉变压器,三个电极的电极横臂能有水平面转动;炉壳有中部有上口的水冷大炉盖;每个炉壳有各自独立的包括氧枪与氧枪水冷炉盖的吹氧装置,所述的炉壳中的炉池的高度与熔池的内直径比为0.90~1.0;炉底的直径与熔池的内直径比为1.1-1.3;炉底的偏心区半径为熔池内直径的0.3-0.4。
炼钢步骤包括将铁水与废钢中最少选一种(或两种)加入到每个炉壳中;
两个炉壳的炼钢步骤相同,一个比另一个炉壳落后15分钟至30分钟,两个炉壳交替出钢。
上述的电弧炉炼钢方法,其特征是:
1、将一罐铁水加入到第一炉壳,铁水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
S 0.025-0.045%;P 0.080-0.100%;温度1400-1450℃;
2、第一炉壳内装料结束后,将一罐铁水加入到第二炉壳内,两炉装料时间偏差15±3分钟,铁水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
S 0.025-0.045%;P 0.080-0.100%;温度1400-1450℃;
3、第二炉壳装料的同时,即第一炉壳装料结束后,把第一炉壳的吹氧装置转的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到第一炉壳内进行吹炼,(根据炉内冶金状况,及时调整用氧枪位,进行吹炼),脱除钢中Si、Mn、C含量,并加入石灰、白云石进行造渣操作。
4、在第二炉壳装料结束后,把第二炉壳的吹氧装置的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转到第二炉壳,根据炉内冶金状况,及时调整用氧枪位,进行吹炼,脱除钢中Si、Mn、C含量。并加入石灰、白云石进行造渣操作。
5、第一炉壳达到出钢条件后,即出钢,出钢条件:
C:0.33%±0.02%,P:≤0.012%,温度为1665℃±3℃.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6、第一炉壳开始出钢后15±3分钟,第二炉壳达到出钢条件后,即出钢,出钢条件:
C:0.33%±0.02%,P:≤0.012%,温度为1665℃±3℃;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的电弧炉炼钢方法,其特征是:
1、将一罐铁水加入到第一炉壳内,铁水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
S 0.025-0.045%;P 0.080-0.100%;温度1400-1450℃;
将一篮废钢加到第一炉壳内,废钢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
S 0.005-0.015%;P 0.010-0.030%;
铁水和废钢加入第一炉壳后,铁水的重量比例为:60%-85%;
2、旋转两炉壳共用的三个电极,并插在第一炉壳内,电极耐材炉盖嵌入第一炉壳的大水冷炉盖的中部。
3、第一炉壳装料用30±3分钟,装完料结束后,立即给第二炉壳装料。将一罐铁水加入到第二炉壳内,铁水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
0.025-0.045%;P 0.080-0.100%;温度1400-1450℃;
将一篮废钢加到第二炉壳内,废钢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
S 0.005-0.015%;P 0.010-0.030%;
铁水和废钢加入第二炉壳后,铁水的重量比例为:60%-85%;
4、在第二炉壳装料的同时,(即第一炉壳装料结束后),第一炉壳执行送电操作,调整送电档位,待炉壳内废钢熔化不小于60%时,停止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