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7434.9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周;蔡传涛;文平;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66630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麻 野生 有性 繁殖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落叶和段木准备:收集阔叶树种的落叶和壳斗科树种的树枝,树枝的直径为1.0-2.5cm,将其锯成长为5-8cm的段木,在栽培前7-10天用清水分别浸泡落叶和段木使其充分吸水,备用;
(2)萌发菌培养:将步骤(1)中的落叶与麸皮、石膏和蔗糖进行混合,拌匀后装入500ml的容器中,封口,再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萌发菌接种、培养,备用;
(3)蜜环菌菌枝培养:在每年3-4月挖出培养坑,在培养坑底部铺一层落叶,然后平铺一层段木,在段木上均匀地播撒一层蜜环菌三级菌种,再平铺一层段木,覆盖砂壤土,砂壤土的厚度以恰好盖严段木及段木间空隙为准,再以相同的方法平铺6-8层段木和蜜环菌三级菌种,每一层均需覆盖砂壤土,最后在顶层段木上覆盖一层厚15-20cm的砂壤土,再覆盖一层树木枯落物以保温保湿,培养40-60天后备用;
(4)种子准备:将成熟天麻种子与步骤(2)培养得到的萌发菌拌匀,每500ml萌发菌中加入8-10个成熟天麻蒴果中所含的种子量,放置在室内培养5-7天,备用;
(5)选地、整地:选择坡度为20°-30°、砂壤土质的阔叶林林地,在栽培前7-10天选取基径大于8cm的活树或枯树桩,在其根部挖栽培坑,栽培坑挖好后,在裸露出来的树根上每间隔4-6cm砍出一道鱼鳞口,砍口深度以刚砍到木质部为度;
(6)播种:每年5-7月,在栽培坑底部平铺一层步骤(1)中得到的落叶,将步骤(4)培养得到的天麻种子与萌发菌拌和物均匀地撒播到落叶上,每个栽培坑撒播250ml,用步骤(1)得到的落叶将种子拌和物完全覆盖,然后再将步骤(3)中得到的蜜环菌菌枝平铺于落叶上,并用步骤(1)所得段木连接树根上的鱼鳞砍口和蜜环菌菌枝,同时用蜜环菌菌枝填塞树根上的鱼鳞砍口,然后用砂壤土将整个栽培坑填实,砂壤土厚度高出坡地表面15-20cm,最后用枯枝落叶覆盖于砂壤土表层;
(7)田间管理:在天麻生长期间进行1-3次田间检查,并浇水1-3次,保持土壤潮湿;
(8)采收:次年12月至第三年3月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落叶、麸皮、石膏和蔗糖的混合比例为78%∶2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培养坑的坑宽为40-60cm,深30-50cm,长1-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位于坡地上方的活树根部一侧挖栽培坑,栽培坑大小以活树根部为圆心、半径为30-60cm的扇形坑,扇形弧度为活树圆周长的1/4-1/3,深度为3-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枯树桩四周挖栽培坑,栽培坑大小为以枯树桩为圆心,半径为30-60cm的环形坑,深度为3-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4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珠子坤包
- 下一篇:一种汽车钣金表面检测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