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极芽胞杆菌和嗜冷杆菌及混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7025.9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培青;沈继红;李江;刘晨临;林学政;陈昊;黄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4;A01N63/02;A01P3/00;C12R1/01;C12R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极 杆菌 混合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生物农药技术,更详细地讲是用生物技术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从南极海泥或海冰的微生物中获得南极芽胞杆菌和嗜冷杆菌,以及南极芽胞杆菌和嗜冷杆菌及混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作物病害的防治仍以化学农药为主,造成环境污染、土壤退化、农产品质量下降,病原抗药性增强等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危害人民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寻找新来源、高活性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微生物农药活性组分和活性菌株多来源于陆栖环境或近海环境。一方面,从常规环境中新发现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日益减少,且大多为已知化合物;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病原对传统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迫切需要寻找新来源、高活性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极地环境具有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特征,低温、高盐和强辐射等自然环境造就了极地微生物在基因组成、酶学特性以及代谢调控等方面独特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生理生化特性,是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化学物质的发源地。近几年我国学者从极地海洋环境,筛选获得对植物病原及害虫具有抑制或者触杀作用的微生物,说明极地微生物在生物农药应用上具有极大的潜力。目前关于南极生防菌株协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和应用尚未见报道。
芽孢杆菌产生多种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物质,如肽类、脂肽类、磷脂类、多烯类、氨基酸类、核酸类等。一些芽孢杆菌产生的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可降解植物病原细胞壁,还可产生抗植物病原的蛋白和苯乙酸类化合物等。目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芽胞杆菌生防制剂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从海冰或海泥中获取芽胞杆菌菌株,并利用其与嗜冷杆菌协同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农药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是研发和利用南极海冰资源的迫切需要。因此,从南极海冰或海泥中,获取芽胞杆菌菌株、进一步开发芽胞杆菌菌株系列生物农药产品,是目前人类整治生存环境、防止农作物污染,确保食品安全的迫切需要,对于南极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上述缺点,具有方法简单、结构新颖、活性独特、性能稳定、功能奇特、成本低廉、杀菌率高、农用药效价值大,可促进生物生长、降解有毒物质等特点的一种南极芽孢杆菌生防菌株和嗜冷杆菌生防菌株及其混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采用液体深层发酵,进行优化配比等科学的试验手段,实现了最大的作用和功效;首创性的从海冰或海泥中获得微生物--芽孢杆菌和嗜冷杆菌,进而研发出其保存和制备方法,开创了芽孢杆菌和嗜冷杆菌农药综合利用的新方法和途径,开发了南极海泥或海冰微生物的在农业上的药用价值和用途,实现了从南极海泥或海冰中获取芽孢杆菌和嗜冷杆菌后制备生防菌株的方法,有效地预防和抑制农作物等植物病虫害和病菌的发生,同时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从海泥或海冰的微生物中获得芽孢杆菌和嗜冷杆菌菌种是生物农药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开发研究以防止农作物污染、确保食品源安全为宗旨的农药产品奠定了基础,是理想的从南极海泥或海冰中获取芽孢杆菌和嗜冷杆菌生防菌株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状购物袋提手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