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脉冲喷吹型声波联合清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6729.4 | 申请日: | 2012-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刁永发;沈惠冲;聂文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04 | 分类号: | B01D4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脉冲 喷吹型 声波 联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脉冲喷吹型声波联合清灰方法。
背景技术
声波清灰方法是一种通过声波发生器把压缩空气变成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强声波馈入除尘器袋室空间,进行全方位传播。由于声波的强度和频率是按清灰要求设计的,所以声波到达除尘器的滤袋后转化为机械能,与灰尘形成高速周期震荡,抵消气流中粉尘的聚积力(表面粘附力),以阻止粉尘相互之间结合成硬壳。同时,声波还能使已结块的粉尘疏松,使粉尘容易从滤袋脱落下来,达到声波清除滤袋粉尘层的目的。
虽然声波清灰有其优点,但是在应用中均把声波清灰作为辅助装置,极少单独使用。但若使用联合装置进行清灰,不仅部件较多,结构比较复杂,占用设备有效空间,而且还增加了设备维修的工作量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能够全方位高效地清灰,且节省设备及成本的声波联合清灰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重脉冲喷吹型声波联合清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1、在放置有滤袋的净气室内至少布置一根脉冲主管及一根脉冲支管,在每个滤袋内放置有袋笼,在净气室的外部设置一主控电磁脉冲阀,由主控电磁脉冲阀同时控制脉冲主管及脉冲支管的进气,主控电磁脉冲阀连接气包,在脉冲支管上还安装一个电磁阀,电磁阀位于净气室外,其或单独控制或与主控电磁脉冲阀联动,在脉冲主管及脉冲支管上引出多根喷吹管内管及喷吹管外管,喷吹管外管部分穿入喷吹管内管内,一对喷吹管内管及喷吹管外管的管口朝向一个滤袋,在喷吹管内管的外壁与喷吹管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喷吹管底盘,在喷吹管底盘上设置至少一个声波发声膜片;
步骤2、在仅进行声波清洗时,开启主控电磁脉冲阀,同时将电磁阀关闭,脉冲气流经由脉冲主管进入喷吹管外管的内壁与喷吹管内管的外壁之间,再通过安装在喷吹管底盘上的声波发声膜片产生声波对整个滤袋及袋笼占据的死角进行声波清洗;
步骤3、在需要联合清洗时,同时开启主控电磁脉冲阀及电磁阀,此时脉冲气流分别经由脉冲主管及脉冲支管进入喷吹管外管和喷吹管内管内,由声波发声膜片在脉冲气流的作用下产生声波,该声波为衰减射流,同时,脉冲气流经由喷吹管内管直接流出形成高速射流,高速射流在衰减射流的限制下形成受限脉冲射流,由该受限脉冲射流对滤袋进行喷吹。
优选地,所述喷吹管底盘与所述滤袋的袋口之间的距离为200mm-220mm。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声波清灰与传统的清灰相比,声波清灰的机理是“波及”,起作用力是“交流”的力量,作用力的方向具有多向性,能够发挥声波的衍射、绕射特性,可以突破滤袋内死角限制进行清灰;
2、声波可以抵消气流中粉尘的聚积力(表面粘附力),阻止粉尘相互之间结合成硬壳,能使已结块的粉尘疏松从壁面脱落;
3、直径PM2.5以下的微小颗粒物在声波的作用下能够进行有效凝并,实现滤袋高效过滤;
4、主控电磁脉冲阀和脉冲支管上所设置的电磁阀进行联动,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灵活调节第一种工况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交替使用两种工况,实现清灰高效有序进行。
5、本发明不需要安装文丘里管,气流可以有效地清除接近滤袋口20mm-300mm的高度内的积灰;
6、高速射流能够引入净气室内大量清洁空气经滤袋口喷入滤袋;
7、喷吹管底盘的声波发声膜片在高压脉冲气流的作用产生声波后会迅速积累大量的热量,喷吹管内管喷吹的气流可以起到降温冷却的作用,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
8、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并且声波清灰的压缩气体来源与脉冲喷吹的压缩气体共用一套脉冲喷吹机构,能够在高效清灰的前提下节省设备、空间和降低设备维修的工作量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重脉冲喷吹型声波联合清灰方法的中所使用装置的安装后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B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脉冲喷吹型声波联合清灰方法,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花样机高速运动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齿轮轴淬火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