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覆盖中国全境的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96628.7 | 申请日: | 2012-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龙腾;胡程;高阳特;丁泽刚;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G01S13/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高燕燕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球 同步 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覆盖 中国 全境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合成孔径雷达SAR运行于地球同步轨道GEO上,SAR所在卫星平台具有至少±2°的俯仰机动能力,且SAR具备距离向一维相位扫描能力;
在对中国境内各区域进行观测时,仅通过卫星平台俯仰角度的机动,并配合SAR距离向的相位扫描,实现对中国境内任意地点的观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卫星平台俯仰角度的机动,并配合SAR距离向的相位扫描,实现对中国境内任意地点的观测,具体为:
S01:计算在GEO的一个轨道重复周期内,SAR对待观测目标区域的可见时间;
S02:根据GEO SAR的轨道根数和目标区域的经纬度,计算在所述可见时间内的每个时间点上SAR到目标的斜距矢量,根据该斜距矢量获得SAR能够观测到目标区域时卫星平台所需机动的俯仰角以及卫星平台在当前俯仰角情况下的下视角;绘制可见时间内俯仰角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俯仰角曲线C1和下视角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下视角曲线C2;
S03:从步骤S02得到的下视角曲线C2中抽取满足下视角大于1.5°且小于7.5°这一条件的时间段,这些时间段就是利于对目标区域进行成像的时间段;再从俯仰角曲线C1中获取这些时间段对应的俯仰角,即为在利于对目标区域进行成像的时间段内需要俯仰机动的角度;
S04:综合考虑卫星任务、卫星平台俯仰限幅和所需观测目标区域的时间,根据步骤S03获得的结果,确定目标区域的观测时间及对应的卫星平台俯仰角和下视角;
S05:根据步骤S04确定的卫星平台俯仰角度对卫星平台进行控制,根据步骤S04确定的下视角控制SAR距离向的相位扫描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6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机板及其PCIE端口动态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镜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