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用于浸没燃烧技术的高速稳压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6603.7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良;江瀚;宫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用于 浸没 燃烧 技术 高速 稳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浸没燃烧技术中使用的高速稳压燃烧器,属于燃烧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浸没燃烧换热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直接接触式传热方式,它能够充分利用燃料高位发热量,具有热利用率极高,排烟温度低,污染物排放少的特点。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和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它在锅炉、污水浓缩处理、冶金以及核工程等方面应用广泛。因为鼓泡管浸没在液体中,由于气液混合时液位发生振荡的影响,传统浸没燃烧器容易发生熄火或脱火等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尤其在增压浸没燃烧换热装置中,燃烧器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背压更高且更容易发生波动。所以设计一种不仅能够适用于浸没燃烧换热装置,又能提高气液换热效率的新型燃烧器显得十分重要。
专利号为CN 101315186,名称为“一种氢氧混合器浸没燃烧方法”,虽然在整体设计上实现了浸没燃烧的性能,但是它却没有考虑到鼓泡管会引起罐内被加热液剧烈的液位波动,这种波动可能会影响燃烧室内的压力动荡,导致燃烧性能不稳定,尤其是它采用的是氢氧预混燃烧方式,极易发生爆炸等危险现象。另外,鼓泡管出口烟气初始速度较小,向下运动的气泡在液体中又受到的较大的浮力和粘滞力作用,气泡冲击深度不明显,不利于高温气泡与容器底部的液体之间的换热。
专利号为CN 101706103A,名称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高压燃烧器”,其特征是利用锥形喷头和二次配风通道,提高了燃烧器的燃烧效率,节约了能源,为增压浸没燃烧技术的燃烧器设计提供了思路。但是空气和燃气是通过锥形喷头上的小孔后发生混合燃烧的,由于小孔节流降压作用,气流压力前后下降明显。这样的话,若燃烧器在背压很高的环境下工作,系统对气源压力的要求就更高。另一方面,如果燃烧室压力因为背压振荡而发生下降,与入口空气-燃气压力差加大,通过小孔的气流速度会突然加快,导致火焰脱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浸没燃烧的高速稳压燃烧器。第一,调整空-燃气流混合方式,不采用小孔喷头混合,增设旋流器,不仅避免了气流因为经过小孔而造成的压力降,而且两股气流在燃烧前同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第二,根据流体在渐缩喷管中的流动原理,本发明利用壅塞流喷管使高温烟气发生完全膨胀,在喷管出口喉部截面上设计的临界压力p*大于背压pb,即使液位发生振荡而造成背压发生波动Δp,只要保证了p*≥pb+Δp,喷管出口流速和燃烧室压力就可以保持稳定不变,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就能够稳定和安全;第三,高温烟气经过完全膨胀后,烟气流速相当高,至少可达700m/s以上,气流具有刚性,不会因为液体浮力发生变形。产生的气泡在液体中的冲击深度加大,气液换热效果显著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用于浸没燃烧技术的高速稳压燃烧器,该装置依次包括高压燃烧室和鼓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燃烧室的出口形状为壅塞流喷管,壅塞流喷管能使烟气在喷管喉部达到壅塞流状态。
所述的壅塞流喷管壁面曲线形状为维托辛斯基曲线、Batchelor-Shaw曲线、双三次曲线、五次曲线或者直线方程等。
本装置的主要优点在于:
1.空气和燃气通过混合室和旋流器实现充分混合,避免了常规下气流通过小孔混合时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
2.壅塞流喷口设计能够使烟气发生充分膨胀后,其设计的临界压力p*大于背压pb,即使液位发生振荡造成背压发生波动Δp,仍能保证p*≥pb+Δp,这样使燃烧室压力不会随背压波动而发生变化;
3.高温烟气经过完全膨胀后,烟气流速相当高,气泡在液体中的冲击深度加大,气液换热效果显著提高;
4.实现了燃烧器在高压燃烧室内的稳定燃烧,高压条件有助于提高燃烧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燃烧器剖面示意图;
图2是燃烧器喷嘴空气-燃气入口分布示意图。
图1中,1.空气入口,2.燃气入口,3.点火器及火焰检测孔,4.混合室,5.旋流器,6.突扩通道,7.高压燃烧室,8.渐缩喷管,9.鼓泡管。
图2中,1.空气入口,2.燃气入口,3.点火器及火焰检测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