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6475.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琼;王蒙军;周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孔凡红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率 匹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输入的需要进行解速率匹配的信号序列;
若所述信号序列的长度大于编码后且未速率匹配前的发送序列的比特长度,则将所述信号序列划分为多个长度不大于所述比特长度的序列,并将划分后的序列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后的序列;根据预先生成的解速率匹配映射表对累加后的序列进行数据重排,得到解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
若所述信号序列的长度不大于编码后且未速率匹配前的发送序列的比特长度,则根据预先得到的解速率匹配映射表对所述信号序列进行数据重排,得到解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得到的解速率匹配映射表对所述信号序列进行数据重排,得到解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具体包括:
将解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K初始化为0,K的长度为编码后且未速率匹配前的发送序列的比特长度;
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映射表对所述信号序列Z进行数据重排,使得K(M(i))=Z(i),i∈[1:Q];其中Q为所述信号序列的长度,M为所述解速率匹配映射表中包含的序列;
生成解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K1、K2和K3,其中K1=K[1:A],K2=K[A+1:2A],K3=K[2A+1:3A],其中A为编码后且未速率匹配前的发送序列的比特长度的三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得到的解速率匹配映射表对累加后的序列进行数据重排,得到解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具体包括:
将解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K初始化为0,K的长度为编码后且未速率匹配前的发送序列的比特长度;
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映射表对累加后的序列Z进行数据重排,使得K(M(i))=Z(i),i∈[1:Q];其中Q为累加后的序列的长度,M为所述解速率匹配映射表中包含的序列;
生成解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K1、K2和K3,其中K1=K[1:A],K2=K[A+1:2A],K3=K[2A+1:3A],其中A为编码后且未速率匹配前的发送序列的比特长度的三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生成所述解速率匹配映射表的方法包括:
生成序列A1、A2和A3,其中A1=1:A,A2=A+1:2A,A3=2A+1:3A;A为编码后且未速率匹配前的发送序列的比特长度的三分之一;
生成序列B1、B2和B3,其中B1=[pad_num个null,A1],B2=[pad_num个null,A2],B3=[pad_num个null,A3];分别将序列B1、B2和B3排列成row_num行、colon_num列的矩阵,其中N为交织表的长度,null为填充比特;
分别将得到的三个矩阵按照交织表进行列交织,读出列交织后得到的矩阵中的信息比特,得到序列C1、C2和C3;根据C1、C2和C3构造序列W:在k=1,...,K∏时,wk=C1;在k=0,...,K∏-1时,在k=1,...,K∏时,其中K∏=row_num*colon_num;
依次读出序列W中不为填充比特的信息比特,将由读出的信息比特构成的长度为3A的序列M添加到解速率匹配映射表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序列B1、B2和B3,按照行的顺序排列成row_num行、colon_num列的矩阵;
按照列的顺序读出列交织后得到的矩阵中的信息比特,得到序列C1、C2和C3。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信号为:
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
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的长度大于11比特时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4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