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预紧轴承组件预紧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6059.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7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史士财;朱映远;王金;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轴承 组件 预紧力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预紧轴承组件预紧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组件是许多装备的关键部件,是确保装备正常运转的核心。如何保证轴承组件在大温差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正常工作是许多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轴承组件的预紧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工作在大温差环境且承载能力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轴承组件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设计者多采用定压预紧方式来实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弹性预紧方式,并且弹性元件的刚度要远远低于轴承的刚度。一般设计者认为设计中采用了弹性预载方式,就可以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转,往往会忽视设备实际的装调结果。因此需要有一种检测装置能够对弹性预紧轴承组件的实际预紧力进行检测,进而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价。但是目前没有对弹性预紧轴承组件进行预紧力检测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没有对弹性预紧轴承组件进行预紧力检测的装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弹性预紧轴承组件预紧力检测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弹性预紧轴承组件预紧力检测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丝杠外壳、丝杠、上支撑板、丝杠轴承、丝杠轴承座、加载平板、力传感器、导向平板、球形加载头、下支撑板、位移传感器、两个球轴承、两个直线导轨、四个直线轴承、两个加载弹簧、两个预紧弹簧和两个加载弹簧导向轴,所述两个直线导轨竖直固装在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所述下支撑板上加工有第一通孔,所述位移传感器位于下支撑板的第一通孔处,所述导向平板和加载平板均穿装在两个直线导轨上,所述加载平板位于导向平板的正上方,所述上支撑板固装在两个直线导轨的上端,所述丝杠外壳呈圆筒形状,所述上支撑板上加工有第二通孔,所述丝杠外壳竖直安装在支撑板上且丝杠外壳的下端位于支撑板的第二通孔处,所述丝杠的上部通过两个球轴承竖直安装在丝杠外壳内,所述电机安装在丝杠外壳的上端,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上端连接,所述加载平板上加工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丝杠轴承座呈圆筒形状,所述丝杠轴承座竖直安装在加载平板上且丝杠轴承座的下端位于加载平板的第三通孔处,所述丝杠的下部位于丝杠轴承座内且丝杠的下端由丝杠轴承座穿出,所述丝杠轴承套装在丝杠上且固装在丝杠轴承座的上端,所述丝杠轴承与丝杠螺纹连接,每个直线导轨上安装有两个直线轴承,加载平板和导向平板的上端面上均安装有两个直线轴承;
所述两个加载弹簧导向轴竖直固装在导向平板的上端面上,每个加载弹簧导向轴上穿装有一个加载弹簧,所述加载平板上加工有两个第四通孔,每个加载弹簧导向轴位于相应的第四通孔内,所述力传感器安装在导向平板的中心处,所述球形加载头安装在力传感器的下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弹性预紧轴承组件预紧力检测装置采用弹簧加载,并通过力传感器检测加载载荷,与现有的成对轴承预紧力测试方法需要采用气源相比,操作更加简单、对环境要求更低;与现有的成对轴承预紧力测试方法采用砝码加载相比,操作更加稳定,大大提高了轴承预紧力测试精度,对操作者的要求更低、劳动强度更低;
本发明在检测轴承组件弹性预紧力的同时还可以检测轴承组件弹性预紧环节的弹簧的弹性是否能够有效起到弹性预紧的作用和检测轴承组件是否会发生卡滞和复位不好的现象的发生,以及具有弹簧限位环的弹性预紧轴承组件的弹簧限位行程的大小;
本发明采用通用的安装接口,可以对多种弹性预紧轴承组件的预紧力进行检测,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预紧力检测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轴承加载载荷与位移关系变化曲线图,其中F1、F2为加载载荷,V1和V2是位移拐点,其中a为轴承23-1卸载过程曲线,b为碟簧压缩过程曲线,c为碟簧限位环25起作用时轴承23-2的加载过程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驱动支架搬运车
- 下一篇:纳米制版机墨头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