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导航救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480.5 | 申请日: | 201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爱国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导航 救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航救生装置,尤其是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导航救生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矿井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及地理情况的复杂性,当井下出现危险时,工人很难确定自身的位置,无法进行自救及逃生,并且井上人员也无法得知灾难现场的情况,使工人得不到有效救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井导航救生系统,它解决了工人自身的定位及导航问题,并且能够检测瓦斯浓度及井下环境温度,随时将井下情况传输至井上,使井上井下实现实时通信,为矿难的预防、巷道导航及避难救灾提供了可靠保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矿井导航救生系统包括主机、电子标签、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一、防爆手机、显示部件一、输入部件一、存储部件一、CPU一、 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二、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气体传感器、存储部件二、CPU二、阅读器、音视频输入装置、音视频压缩模块、输入部件二和音视频输出装置;所述导航救生系统有一个位于井上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一、显示部件、输入部件一、存储部件一及CPU一;所述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一、显示部件、输入部件一及CPU一分别与存储部件一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一分散安装于井下巷道内;所述巷道内还分布安装有电子标签;所述防爆手机包括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二、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气体传感器、存储部件二、CPU二、阅读器、音视频输入装置、音视频压缩模块、输入部件二和音视频输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分别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音视频输入装置与音视频压缩模块18连接;所述发射接收部件二、模数转换模块、CPU二、阅读器、音视频压缩模块、输入部件二和音视频输出装置分别与存储部件二连接;所述阅读器与电子标签能够射频识别;所述主机与防爆手机通过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一和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二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及指令的下达。
所述输入部件一包括键盘、鼠标。
所述音视频输入装置包括摄像头、话筒。
所述输入部件二包括键盘、手写笔。
所述音视频输出装置包括显示屏、耳机。
所述主机的存储部件一内存储有矿井的三维电子地图,并根据巷道的扩展情况即时进行更新,防爆手机的存储部件二可以通过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一和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二调取存储部件一内的电子地图使用,并适时更新。
每一个防爆手机上安装有一个阅读器,所述阅读器内存储有所有电子标签的ID,当工人手持防爆手机经过每一个电子标签时,阅读器就会读取该电子标签的信息,存储至存储部件二中,并结合电子地图通过音视频输出装置显示出来,使工人知道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同时可以通过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一和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二传输至主机内供井上人员调用,结合三维电子地图掌握每个工人所处的位置。
所述防爆手机还可以通过气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现瓦斯浓度及井下温度检测,预防瓦斯爆炸,并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随向井上提供巷道内的情况,在井下出现突发险情时,为井上救员人员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矿井导航救生系统解决了工人自身的定位及导航问题,并且能够检测瓦斯浓度及井下环境温度,随时将井下情况传输至井上,使井上井下实现实时通信,为矿难的预防、巷道导航及避难救灾提供了可靠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该矿井导航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该矿井导航救生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主机,2.电子标签,3.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一,4.防爆手机,5.巷道,6.显示部件一,7.输入部件一,8.存储部件一,9.CPU一,10. 无线发射接收部件二,11.温度传感器,12.模数转换模块,13.气体传感器,14.存储部件二,15.CPU二,16.阅读器,17.音视频输入装置,18.音视频压缩模块,19.输入部件二,20.音视频输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爱国,未经刘爱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