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虱螨脲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的超低容量液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279.7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利;李卫国;李现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4 | 分类号: | A01N47/34;A01N47/30;A01N37/28;A01N43/88;A01N47/12;A01N25/0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虱螨脲 昆虫 生长 调节剂 杀虫剂 容量 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说是含虱螨脲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的超低容量液剂,主要通过超低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或超低容量静电喷雾实现对作物害虫的有效防治。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主要办法是开发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份或已有农药品种之间的复配,前者由于所需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目前开发速度远远比不上害虫抗药性产生的速度。因此,对于作用机理不同的已有农药品种进行混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如果配比合理,则可以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田间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各单剂的作用。含有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虫剂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常常存在一定的缺陷,连续多次使用不但使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且易造成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通过杀虫剂活性成分之间合理混配能够克服以上缺点。同时合理的复配使有效成分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份用量,节约成本,延缓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近而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农药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而本发明研究开发出的低毒高效新农药,不但对靶标药效显著增强,而且对人、作物、非靶标和环境的影响很低。
虱螨脲是最新一代取代脲类杀虫剂,英文名称为 Lufenuron,化学名称为1-[2,5-二氯-4-(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化学结构式为
该药剂通过作用于昆虫幼虫、阻止脱皮过程而杀死害虫,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玉米、蔬菜、果树等鳞翅目等幼虫;还可用于防治动物如牛等的害虫。药剂通过作用于昆虫幼虫、阻止脱皮过程而杀死害虫,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出色的防效,对蓟马、锈螨、白粉虱有独特的杀灭机理,适于防治对合成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害虫。比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相对更安全,可作为良好的混配剂使用,对鳞翅目害虫有良好的防效。可阻止病毒传播,可有效控制对菊酯类和有机磷有抗性的鳞翅目害虫。
昆虫生长调节剂是改变昆虫生长发育的一类特定化合物,就昆虫生长控制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而言,属非直接杀虫剂,即用人为的方法控制昆虫的发育过程,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这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选择性高、使用剂量小、对人类、天敌和环境安全,不易产生抗性,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发明中活性成分Ⅱ所涉及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的化学名称如下:
定虫隆的化学名称为1-[3,5-二氯-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伏虫隆的化学名称为1-(3,5-二氯-2,4-二氟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杀虫隆的化学名称为1-(2-氯苯甲酰基)-3-(4-三氟甲氧基苯基)脲;
氟虫脲的化学名称为1-(4-(2-氯-Α,Α,Α-三氯-对甲苯氧基)-2-氟苯基)-3-(2,6-二氟苯甲酰)脲;
氟铃脲的化学名称为1-[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氟螨脲的化学名称为1-(α-(4-氯-α-环丙基亚苄基氨基氧)-对-甲苯基)-3-(2-二氟苯甲酰基)脲;
氟幼脲的化学名称为1-(4-三氟甲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氟啶脲的化学名称为1-[3,5-二氯-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灭幼脲的化学名称为1-(2-氯苯甲酰基)-3-(4-氯苯基)脲;
除虫脲的化学名称为1-(4-氯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抑食肼的化学名称为2`-苯甲酰-1`-叔丁基苯甲酰肼;
噻嗪酮的化学名称为2-叔丁基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1,3,5-噻二嗪-4-酮;
双氧威的化学名称为2-(4-苯氧基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酸乙酯;
丁醚脲的化学名称为1-特丁基-3-(2,6-二异丙基-4-苯氧基苯基)硫脲;
虫酰肼的化学名称为N-特丁基-N'-(4-乙基苯甲酰基)-3,5-二甲基苯酰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