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沥青路面沥青热再生的沥青再生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211.9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斌;张义甫;戴合理;杨键;吴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1/00;C08K5/01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沥青路面 沥青 再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沥青热再生的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沥青再生剂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长期的裸露在自然环境下,经受日照、降水、气温变化等自然环境的作用,加之反复的车轮碾压荷载,致使沥青表现出物化性质或机械性质的不可逆变称为老化。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宏观上表现为软化点及粘度升高、针入度和延度的降低等使用性能的衰退。从沥青四组分的转移情况分析为:饱和分变化不大、芳香分含量显著减少、胶质含量变化不大、沥青质含量明显增加,由于不同组分在沥青中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组分之间保持合适比例对沥青性能十分重要,通过添加再生剂可使沥青组分间发生转化,重新调整比例,到达一定程度后即表现为外在性能指标的变化。道路沥青的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节省工程投资,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因而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HIR)是通过现场加热、耙松、喷洒再生剂及热沥青、复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100%就地再生利用,真正做到了“石料再用、沥青再生”的要求,具有无需铣刨、收集和运输这些废旧沥青混合料等优点,所以,就地热再生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而且通常采用单车道施工,对公路运营影响程度低,与传统道路养护维修工艺相比较,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施工质量高、路面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通过添加沥青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路面进行就地热再生是一种先进的养护方法,能有效去除坑槽、麻面、车辙等路面病害,恢复或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可对原路面材料100%循环再用,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干扰小。
目前市场上再生剂主要以废旧机油、液压油、桐油等为主要材料,再生剂质量不稳定,再生后沥青指标恢复不明显,表现为针入度增加较小,延度无太大变化,软化点下降较多,这些常规指标体现了其对沥青低温延伸性能没有太大的恢复,而高温耐热性下降较快,而且因采用废旧油类,其往往含有一定水分,而在热再生施工时,水分的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导致再生混合料温度下降,无法压实,也是热再生后路面出现早期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都造成了施工质量的下降和燃料成本的上升,同时经试验检测,现实中采用的再生剂大多闪点只有150~175℃,而热再生施工时路面加热温度一般可达165~185℃,极易引发闪燃火灾事故,严重威胁着现场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给业主和施工方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负面影响大。综合以上情况,目前市场上的再生剂再生效果不明显,安全性指标低的现状困扰着热再生技术的发展,开发一种质量优异,安全易用的热再生工程专用再生剂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任务是解决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热再生用再生剂再生效果不明显及安全性指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质量稳定、再生效果好、易于施工、安全性高的沥青就地热再生专用再生剂。同时提供该再生剂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一种利用该沥青再生剂制备再生沥青的方法及应用于就地热再生施工时该沥青再生剂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沥青热再生的沥青再生剂,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芳烃油 19~70%
重油 20~60%
液体石油树脂 5~30%
稳定剂 0.2~1%
其中:芳烃油选用糠醛油、抽出油、橡胶油等的一种或多种,其特征是芳烃分含量不少于80%,闪点大于220℃。重油选用石油级重质燃料油或烧火油,其特征是采用石油级材料,而现有再生剂一般采用焦油质重油,有刺激性气味,环境污染大,对人体有害。液体石油树脂选自齐鲁石化,该树脂能与芳烃油、重油良好相溶。稳定剂优选兰州兰岳化工有限公司硫基沥青稳定剂,主要成分为硫磺,为现有商购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未经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