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触屏盖板玻璃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5210.4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春;刘文泰;侯建伟;闫冬成;李俊锋;李兆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85 | 分类号: | C03C3/08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触屏 盖板 玻璃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盖板用玻璃组成,特别是一种轻质触屏盖板玻璃配方,采用该化学强化方法生产的玻璃特别适合用作显示屏的盖板玻璃。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应用范围已变得越来越广泛,从工业用途的工厂设备的控制/操作系统、公共信息查询的电子查询设施、商业用途额提款机,到消费性电子的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等都可看到触摸屏幕。而普通玻璃的实际使用强度很低,其主要原因是在玻璃的表面存在微裂纹,受到外力时迅速扩张,导致玻璃的强度下降,影响了使用效果,因此普通玻璃无法作为触摸屏的盖板玻璃,需要提高其强度才能作为盖板玻璃使用。现有技术中,人们普遍采用两种方法提高玻璃的强度:第一种,是物理钢化法,即将玻璃加热到变性温度以上,使玻璃表面迅速冷却,玻璃表面急剧收缩,产生压应力,而玻璃中部冷却较慢,还来不及收缩,就形成了张应力,使玻璃获得较高的强度;第二种,是化学钢化法,根据离子扩散的机理改变玻璃表面组分,即在一定温度下把玻璃浸入到高温熔盐中,玻璃中的碱金属离子与熔盐中的碱金属离子因扩散而发生交换,使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强度。
其中,物理钢化法只适用于较厚的玻璃制品,而对于要作为触屏盖板玻璃用的超薄玻璃板来说,只能用化学钢化法来提高玻璃的强度,而且经化学钢化的玻璃产品比经物理钢化的玻璃产品强度高。现有技术中,用于化学钢化处理的玻璃板的组成成分中,大多数产品通过在玻璃组成成分中加入含Ba、Sr的金属来提高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但含Ba、Sr金属的加入也同时会增加玻璃的比重,无法满足盖板玻璃轻量化的要求;Al2O3含量高能显著提高玻璃的强度,以往的专利提到的组分中,Al2O3含量较低,要经过较长的离子交换时间才能得到较高的强度,这样增加了加工企业的能源消耗,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玻璃组成成分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触屏盖板玻璃配方,满足市场对盖板玻璃轻量化的要求,同时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宽的膨胀范围、较高的化学钢化强度,优良的抗刮性能和耐磨性能,可进行化学强化,经实验确定其主要成分含有SiO2、Al2O3、Na2O、K2O、ZnO,强度和耐化学性均优于普通硅酸盐玻璃,可制成0.5-1.1mm的玻璃薄片。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触屏盖板玻璃配方,上述的玻璃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包括:62-72%的SiO2,12-18%的Al2O3,12-16%的Na2O,1-3%的K2O,0.1-3%的ZnO。
使用本发明中所述的配方制备出的玻璃,通过对配方组分的含量进行调整,避免了采用比重较大的含Ba、Sr的金属来提高玻璃热膨胀系数,同时在玻璃组分中增加0.1-3%的ZnO,在含碱的玻璃中,Zn2+主要处于[ZnO4]四面体中, [ZnO4]的含量随着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ZnO4]的结果比较疏松,有利于碱金属离子的扩散;另外含有二价离子的玻璃,会削弱R+-O键,所以R+在含R2+的玻璃中的扩散速度大,本发明加入ZnO以后,玻璃增强效果好,而且可改善作业性能,防止玻璃失透;本发明中所述的配方组分中也降低了K+离子含量,经试验测试后,强度和耐化学性能等均优于普通玻璃,化学强化时间短,强度高,提高了化学强化的效率。本发明采用硝酸钾熔融液作为玻璃的化学强化液,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压应力层,达到强化的目的,强化后玻璃的强度比强化前提高了5-10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轻质触屏盖板玻璃配方,上述的玻璃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包括:62-72%的SiO2,12-18%的Al2O3,12-16%的Na2O,1-3%的K2O,0.1-3%的ZnO。
上所述的SiO2含量优选为:65-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