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幼年茶叶树专用肥料的生产方法及施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186.4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福;唐章亮;陈宗道;刘世希;吴宏鑫;吴礼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5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年 茶叶 专用 肥料 生产 方法 施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上涉及一种在茶叶种植中使用的幼年茶叶树专用肥料的生产方法和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树种植,是以摘取茶青,制成干茶为目的,茶叶树一生的生长过程,大致分为种植前三年的催苗生长和种植三年后的采茶青生长过程。对于种植前三年的幼年茶叶树来说,让其早生根快发展是茶农管护的重点,就施肥来说,一方面要满足幼年茶叶树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幼年茶叶树快速生长,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茶园多为低丘陵荒山开垦而来,土壤有机质、有益微生物含量低的特点,增施有机肥和有益微生物菌,达到培肥地力,今后更能保水、保肥和较充足地提供养分的目的,因为茶叶树生长到封行后,增施较多数量的有机肥就非常困难,不仅开挖施肥沟困难,更会因为茶叶树根系密布,而伤根,进而损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集生物活性菌、有机质和无机养分于一体的生物、有机、无机幼年茶叶树专用肥料的生产方法及施用方法,解决了活性生物菌必须依赖有机肥生存的问题,又解决了有机肥长效、培肥土壤效果好,但供肥强度弱、供肥慢,适当添加无机肥,发挥无机肥供肥强度大、供肥快的作用,但无机肥容易流失,后劲不足;做到了缓急相济,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生产方法和施用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专利的指导原则:从养分配方来说,在满足幼年茶叶树生长需要的同时,培肥地力,为高产茶园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原料配方组成来说:一要从幼年茶叶树根系弱小,吸收能力差,选择适合茶叶树易吸收的养分,不要用含有影响茶叶树生长的元素的原料,二要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清洁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优质价廉的专利肥料给广大茶农来考虑原料的选择。
本发明的茶叶追肥专用肥料,其原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比筛选为:茶麸9—11%,茶叶粉58—60%,中药渣11.8—12.6%、生物活性基料1.9—2.3%、0.4—0.6%生物活性菌种、硫酸铵(N含量21.2%)9.5—11.5%、磷酸一铵(含P2O550%、N含量12.17%)3.5—4.5%、硫酸锌0.75—0.85%、硼砂0.75—0.85%、钼酸铵0.15—0.25%,制成的肥料按重量百分比具有以下养分配方组成:有机质含量49.5—51.5%、N含量5.5—6.5%、P2O5含量3.4—4.0%、K2O含量1.5—2.0%、硫酸锌0.75—0.85%、硼砂0.75—0.85%、钼酸铵0.15—0.25%的幼年茶叶树专用肥。
本发明的幼年茶叶树专用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1)、将茶麸10.7—13.1%,茶叶粉69.0—71.5%,中药渣14.1—15%粉碎至60目上,按原料组分配比进行搅拌混合,再加入原料混合物重量2.3—2.7%的生物活性基料、原料混合物重量的0.5—0.7%生物活性菌种和水进行均匀搅拌,控制物料水份在50—55%;最后建成宽1.1—1.3米,高0.9—1.1米,长度不限的肥堆;
(2)、肥堆进行60°C以上高温发酵,期间进行至少三次翻堆,自然干燥后制备成有机质含量58—62%、N含量3.8—4.4%、P2O5含量1.9—2.1%、K2O含量1.9—2.1%的生物有机肥料;
(3)、按重量百分比取制备后的生物有机肥料84.4%与硫酸铵(N含量21.2%)9.5—11.5%、磷酸一铵(含P2O550%、N含量12.17%)3.5—4.5%、硫酸锌0.75—0.85%、硼砂0.75—0.85%、钼酸铵0.15—0.25%,制成有机质含量49.5—51.5%、N含量5.5—6.5%、P2O5含量3.4—4.0%、K2O含量1.5—2.0%、硫酸锌0.75—0.85%、硼砂0.75—0.85%、钼酸铵0.15—0.25%的生物有机幼年茶叶树专用肥料。
更具体的方法步骤还包括:
在步骤(1)中制成的肥堆要避晒、雨淋。
在步骤(2)中的翻堆步骤为把堆肥中间的茶麸、茶叶粉、中药渣翻出,四周的茶麸、茶叶粉、中药渣翻到中间,堆肥保持50%左右的含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