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时消息发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5083.8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凌;杨金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玩娱乐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时消息 发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时消息发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的业务。自1998年面世以来,即时通讯的功能日益丰富,即时通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是一种终端连网即时通讯网络的服务。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能否和联络人交谈。
目前在PC或者手机上,即时通讯消息软件有着比较高的使用频率,人们通过软件终端上的及时通讯软件时刻与朋友保持联系和沟通。
但是在某些用户体验方面,例如发出消息后用户突然反悔,或者希望收回等体验方面,还是有着比较大的提高空间。
现有技术方案,发送方(用户A)在其所使用客户端输入消息内容,然后将消息内容发送到IM服务器,再经过服务器进行分配转发,到接收方所在的服务器,通过接收方所在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接收方客户端(用户B)。
当即时消息通过发送方(用户A)的软件终端,发出且离开发送者(用户A)的客户端时,此时发送方(用户A)便已经对该消息的传输路径和状态失去了该条信息的控制权和知晓权。接下来,信息的接受者(用户B)所在的服务器会得到消息的发送者(用户A)所在的服务器发来的即时消息通知,此条通知由接受者(用户B)所在的服务器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发送到接受者(用户B)的软件终端。然后由用户B进行阅读处理。
以上流程中,消息自离开发送者(用户A)的软件终端那一刻起,便与发送者(用户A)没有了任何关系。而且发送方(用户A)也无法对该条消息进行任何跟踪与控制,如果一旦发送方(用户A)对该条信息需要修改或者撤回,都没有了任何方法,失去了控制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即时消息发送的方法,能够在即时消息未到达接收方的时候,允许发送方对发出的消息进行跟踪或者处理操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输入即时消息,发送方客户端将所述即时消息转化成消息数据包,消息数据包中包括消息内容、消息时间、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消息位置、消息状态和消息路由信息字段;
B、消息数据包发送到发送方客户端对应的第一服务器,消息数据包修改消息位置为当前位置,修改消息状态为发出,修改消息路由信息,将修改后的消息数据包存储在第一服务器,并将修改后的消息数据包传回发送方客户端,同时标记时间节点;
C、第一服务器判断是否收到发送方客户端发送的撤回消息的操作指令,如果收到,则消息数据包终止发送,如果没有收到,则转至步骤D;
D、发送方客户端将接收方客户端对应的第二服务器的信息和路由地址告知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将修改后的消息数据包通过路由路径发送到第二服务器;
E、第二服务器收到消息数据包后,消息数据包修改消息位置为当前位置,修改消息状态为送达,修改消息路由信息,将修改后的消息数据包存储在第二服务器,并将再次修改后的消息数据包传回发送方客户端,同时标记时间节点;
F、第二服务器判断是否收到发送方客户端发送的撤回消息的操作指令,如果收到,则消息数据包终止发送,如果没有收到,则转至步骤G;
G、第二服务器将消息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客户端,接收方客户端接收消息数据包,进行解码获得即时消息,修改消息状态为已读,并将第三次修改后的消息数据包传回发送方客户端。
步骤G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满足发送条件,如果满足,则将消息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客户端。
所述发送条件是接收方客户端当前处于开启并且联网的状态。
所述消息数据包还包括传输协议头字段。
发送方信息包括发送方ID、发送方对应的第一服务器以及IP地址。
接收方信息包括接收方ID、接收方对应的第二服务器以及IP地址。
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即时消息系统的优化与改造,达到在即时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对位置与状态的控制,允许发送方用户对发出的消息有知情、反悔、修改,甚至撤回的权利,这样减少了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人与人的即时交流中,产生的误会或者其他意外情况,使得消息的传输更加精准,符合使用者的预期,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玩娱乐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多玩娱乐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