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006.2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翟俊;李蕊言;余秋阳;肖海文;郝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峡 库区 城镇 水污染 综合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领域,尤其涉及城镇水污染控制技术集成。
背景技术
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是一种针对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染源、降雨产流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等开展的一系列污染物控制技术集成,它具有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综合效应显著等特点。
针对不同水域、不同污染源和不同污染物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污染控制方法,是有效实现水污染控制的技术关键,也是中国当今国情的需要。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国家环保局推荐了三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染控制模式:浓度控制模式、总量控制模式、双轨制控制模式。这三种控制模式皆旨在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水环境保护的目的,而缺乏对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究集成,更未针对具体水域提出切实有效的污染控制模式。而现有的城镇水污染控制模式,对污染物类型控制过于单一是其主要不足,它只能控制城镇排放污水中的某一类污水。如:最佳管理措施(BMP)是典型的雨水径流管理控制模式,是实现城市降水径流面源污染控制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与管理体系。由于城市高速发展和扩张,BMP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消除环境造成的强烈影响,因此,美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暴雨管理新概念—低冲击开发模式(Low Impactment Development),是一种综合的景观和雨水环境设计方案。通过科技查新,针对具体流域多污染源的城镇水污染控制方法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建立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它旨在针对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染源、降雨产流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等开展一系列污染物控制,具有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综合效应显著等特点。
本发明所述的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是一种区域性污染物综合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小城镇区域和城市区域两大块区域性污染物排放控制。同时,在城市区域控制中,按照库区污染物特征又划分为居住区、人口密集商业区以及工业园区,针对不同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水污染控制方法,并将不同区域的水污染控制方法有机集成起来,构成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体系,以此来控制整个三峡库区城镇污染物总量的排放。
所述的小城镇区域污染物控制,主要针对小城镇人口密度小,建筑物分布不集中的特点,采用分散式污水收集及处理模式,就近将污水排入水体。小城镇污水首先采用膜生物反应设备或化粪池分散处理后,再汇入排水管道中,并在管道末端利用污水生物膜处理技术或人工湿地技术,将污水进一步净化后排入水体。所述的排水管道可采用新型雨污双层排水管道。
所述的城市区域居住区水污染控制,主要针对由降雨带来的城市径流污染,采用经济的、基于源头促渗的雨水收集与输运技术措施代替集中式的大型调控和处理构筑物。具体方法包括:在居住区域的广场、人行道、露天停车坪等采用透水性铺装,以减少不透水硬化区域,促进雨水下渗;在非市政车行道路两旁采用植草沟、步行道旁采用卵石沟以代替传统的雨水口及雨水管道,并在绿化区域设置雨水花园起到促进下渗、净化径流的作用;径流在城市内河中输送的过程中,通过设置调节塘调蓄洪峰径流量、消减洪峰,达到调节径流的目的;汇入干流河流前,在河岸设置生态拦截沟和植被缓冲带以进一步去除城市径流中的污染物质。
所述的城市区域人口密集商业区的水污染控制,针对污水产生点分布集中的特点,将建筑物产生的污水由排水管网收集汇流,对初期雨水、溢流污水和山地城市特有的低标高污水采用人工湿地进行预处理后再进入排水管网中。在管网输送过程中,利用在排水支管进行有毒气体监控、在排水干管中进行结构性安全监控,保障管网安全运行,污水最终汇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流。
所述的城市区域工业园区的水污染控制,将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首先进行厂内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后,再利用市政排水管道集中输送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协同处理工业废水和工业园区内的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流。
本发明与现有的污染物控制模式与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针对不同类型的城镇区域采用与之相符的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实用性。
2、形成了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集成,集成了能够支撑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控制的综合技术体系,同时引领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的开展。
3、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综合效应显著;
4、针对三峡库区城镇水体污染控制,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并利用软件模拟支撑,适应性强。
本发明通过软件模拟验证,可在三峡库区水体治理工作中推进实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表编程器
- 下一篇:一种机电联合制动电动三轮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