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转炉炼钢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4633.4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宏;童振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县天海耐火炉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炼钢 脱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转炉炼钢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冶金工业炼钢生产过程中用的脱氧剂,主要是铝或铝合金,直接利用铝或铝合金进行脱氧处理,但是其产生的杂质留在成品中不易去除,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问题,其作用是为了提高钢的质量,但是其方法不能够解决炼钢过程中硫的去除,不能提高钢产品的质量,迫切需求一种炼钢脱硫的产品和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电转炉炼钢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电转炉炼钢脱硫剂,是一种不含铝的脱硫剂,提高钢的物理、机械、工艺性能;同时具有去除气体和改变非金属夹杂物,可提高转炉炼钢的质量和机械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转炉炼钢脱硫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氧化钙70-80份、二氟化钙3-8份、碳酸钡10-13份、二氧化硅3-8份、碳化硅3-5份、凹凸棒土5-10份、硼酐3-5份和阻燃性硅脂3-5份。
所述的电转炉炼钢脱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转炉炼钢脱硫剂中外加有复合防爆剂,用量为浇注料总量的0.1-0.2%。
所述的电转炉炼钢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将大颗粒状的原料进行粉碎球磨处理,然后再进行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脱硫剂配方中具有凹凸棒土,增加了其吸附性能,经过使用,明显提高了脱硫渣中硫化物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回硫现象;脱硫反应速度明显提高,脱硫效果优良,比常用脱硫剂提高30%以上,可将钢中硫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可广泛应用于冶炼行业钢水和铁水的脱硫精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电转炉炼钢脱硫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氧化钙70份、二氟化钙3份、碳酸钡10份、二氧化硅3份、碳化硅3份、凹凸棒土5份、硼酐3份和阻燃性硅脂3份,用量为浇注料总量的0.1-0.2%。
电转炉炼钢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将大颗粒状的原料进行粉碎球磨处理,然后再进行混合均匀干燥得到。
使用时,将脱硫剂铺于钢包底部,钢水1620度,脱氧后出钢,出钢完毕后4分钟取样,检测硫含量为0.008%。
实施例2:电转炉炼钢脱硫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氧化钙80份、二氟化钙8份、碳酸钡13份、二氧化硅8份、碳化硅5份、凹凸棒土10份、硼酐5份和阻燃性硅脂5份,外加有复合防爆剂,用量为浇注料总量的0.1-0.2%。
电转炉炼钢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将大颗粒状的原料进行粉碎球磨处理,然后再进行混合均匀干燥得到。
使用时,将脱硫剂铺于钢包底部,钢水1620度,AI脱氧后出钢,出钢完毕后5分钟取样,检测硫含量为0.0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县天海耐火炉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县天海耐火炉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