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乡污染河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4446.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汤江武;王新;姚晓红;吴逸飞;周莉;谢尚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12N9/50;C12N9/42;C12N9/26;C12R1/10;C12R1/38;C12R1/4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向庆宁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乡 污染 河道 水体 修复 微生物 复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高效降解城乡污染河道水体氨氮和COD,修复河道环境的微生物-酶复合制剂,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乡水环境遭遇到空前的威胁。已有调查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水环境生态90%以上已丧失了基本功能,城乡河道因污染和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河道水质已基本处于V类和劣V类水质,多数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指标是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氨氮,此外河水大多变黑变臭、病原菌超标,造成了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势,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安全。因而对城乡水环境的修复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原位生物修复为核心的技术是目前治理城乡污染水体的主要方法,鉴于微生物在水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微生物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利用微生物修复城乡河道污水技术的核心是提高水体中微生物的活性,当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水体复氧的基础上投加微生物生长促进剂来激活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或者投加高密度的功能微生物菌剂,以加快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中国发明专利ZL200610119430.0 公开了一种“用复合酶促进剂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生物修复的方法”,该发明建立了复合酶法修复污染水体的技术方法体系。杨磊等(杨磊,林逢凯,胥峥,等. 城市富营养化河道复合酶-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7(8):607-610)的研究公布了脱氢酶、纤维素酶、脲酶和磷酸酶等组成的复合酶类生物激活剂有效促进了水体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对河道自净的促进作用。采用直接向污染水体投加功能微生物(菌群)的方式原位修复污染水体是更为常见的技术方法,其技术核心是投加的功能微生物的组成及其应用效果。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025135.8 公开了一种“水环境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放线菌、反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按一定比例组合为微生态制剂,且该制剂制备过程中某些菌株产生一定的蛋白酶和淀粉酶,应用于水产养殖水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对于以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氨氮为主要污染物的城乡河道水体,尽管采用添加复合酶类生物激活剂或者投加功能微生物菌群的方式进行修复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是复合酶类生物激活剂的作用无法持久,且不能有效除去氨氮等无机污染物,而投加功能微生物菌群的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面临微生物代谢活性弱、环境耐受力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氨氮为主要污染物的城乡河道水体,综合复合酶类生物激活剂和功能微生物菌群在水体生物修复中的优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城乡河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复合酶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适用于城乡河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复合酶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城乡污染河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酶复合制剂,所述微生物均从自然水体中分离、筛选,是对城乡河道水体有着良好适应性的功能菌株,所包含的地衣芽孢杆菌BFT-4(Bacillus Licheniformis BFT-4),CCTCC保藏号:CCTCC NO:M2011423,具有良好的有机物降解效果,可以有效去除城乡河道水体中的CODMn;施氏假单胞菌 BRH-6(Pseudomonas stutzeri BRH-6),CCTCC保藏号:CCTCC NO:M 2011425,具有一定的CODMn降解效果和良好的氨氮降解效果;恶臭假单胞菌 BRZ-1(Pseudomonas putida BRZ-1),CCTCC保藏号:CCTCC NO:M2011427,是一株具有较高效率的好氧反硝化菌株。
上述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423、CCTCC NO:M 2011425、CCTCC NO:M2011427菌株的保藏单位均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1年11月25日)。
所述微生物制成固体菌剂,各组分微生物菌剂中活菌含量不低于60亿CFU/克,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各组分微生物在微生物总质量中的质量百分比为:地衣芽孢杆菌30-60%,施氏假单胞菌25-35%,恶臭假单胞菌15-35%;具体产品中各微生物组分之和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绿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烘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茶叶农残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