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4418.4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郭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16;H01B13/00;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正面 电极 银包 导体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包括导电相、玻璃粉和有机载体,其特征在于:导电相为银包铜粉和银粉,占浆料总重的68~85%;玻璃粉为Bi-B-Zn-Si-Ti-Ba-Al-O系玻璃粉,占浆料总重的5~10%;有机载体占浆料总重的10~22%。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将银包铜粉、银粉和玻璃粉按下列比例充分混合:银包铜粉和银粉占浆料总重的68~85%;玻璃粉占浆料总重的5~10%;
(2)称取有机载体的各组成分,在60~80℃的水浴中进行充分搅拌,其中有机载体占浆料总重的10~22%;
(3)将步骤(1)的银包铜粉、银粉和玻璃粉与步骤(2)所得的有机载体进行充分混合,再进行轧制即得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包铜粉由两种不同粒度的银包铜粉组成,第一种银包铜粉的粒度为4~8微米,形状为球形,占浆料总重的50~75%;第二种银包铜粉的粒度为0.2~1.5微米,形状为球形,占浆料总重的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粉的粒度范围为8~15微米,形状为片状,占浆料总重的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Bi2O3 29~55%、B2O3 19~25%、ZnO 20~31%、SiO2 0~5%、TiO2 0~4%、BaO 0~4%、Al2O3 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载体包括有机溶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和稀释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占浆料总重的4.1~11.98%,为松油醇、柠檬酸三丁酯、丁基卡必醇中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其特征在于:增稠剂占浆料总重的1.4~3.64%,为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其特征在于:稀释剂占浆料总重的2.9~9%,为乙醇、醋酸盐、萜烯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包铜导体浆料,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盐,占浆料总量的0~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4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