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CF-Fc融合蛋白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94390.4 申请日: 2012-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2675470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郑心校;田燕;卞春东;查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79;C12N15/85;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5/10;C12N5/0789;A61K38/18;A61K47/48;A61P7/00
代理公司: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卢霞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scf fc 融合 蛋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蛋白,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CF-Fc融合蛋白,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1990年美国3个研究组几乎同时报道干细胞因子(SCF)以来,世界各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干细胞因子又称肥大细胞生长因子(MGF),c-Kit配体(c-Kit-L)及Steel因子(SLF)。它是由骨髓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产生的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糖基连在肽键的N和O基团上,由非共价结合的两个相同亚基组成。 

SCF和其他细胞因子一起诱导干和祖细胞增生、延长其存活期及引起干和祖细胞动员。虽然SCF的受体在祖细胞无显著不同,但SCF诱导红系祖细胞增生比粒-单祖细胞强,可能是其他特异性因素影响祖细胞对SCF的反应性。给小鼠应用SC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外周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第1天即达高峰,6周后正常。骨髓中干和祖细胞第1天下降,第14天升高达10倍,6周后正常。表明最初外周血干和祖细胞升高是由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Mauch等报道SCF和IL-11合用增加长期骨髓增殖细胞(LTMRC)从骨髓动员到未切脾鼠的脾和切脾鼠的血液。Yonemura等认为SCF单独在体外不能维持干细胞量,体内作用是SCF和其他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体外SCF和IL-7协同促进体B细胞增生。Takeda等认为体内B细胞发育不是受体c-kit和SCF相互作用,而另一受体型酪氨酸激酶(FLK2)对B细胞发育比c-kit更重要。 

SCF在肥大细胞发育和存活中起关键作用。小鼠SCF的基因缺失导致结缔组织和粘膜表面肥大细胞缺乏。由于SCF引起肥大细胞脱粒,应用时一般以减少剂量为代价。Nocka等发现与二硫化物相联系的二聚体SCF比普通SCF刺激细胞增生强10~20倍,但对肥大细胞脱粒并不比普通SCF强。 

SCF既有化学激动性,也有化学趋化性。膜结合型SCF促进造血祖细胞回到骨髓。静脉输注c-kit+造血祖细胞后其沿着SCF的梯度移动到骨髓,是由ckit粘附到骨髓基质细胞表面的SCF引起的。Kim等认为基质细胞源因子-1(SDF-1)只有化学趋化性,它作为生理抗移动因子抑制造血祖细胞移出骨髓。 

应用SCF、促血小板生长因子(TPO)、IL-12、IL-3处理冷冻骨髓细胞移植给鼠,其恢复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比用未处理的骨髓移植早3~6 d。在鼠模型中,受者在应用5-FU前和后给予SCF注射,可以使干细胞从静止期进入细胞周期。这样干细胞对5-FU敏感,易于杀死,为供者骨髓移入受者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有利于骨髓移植的成功。 

综上所述,SCF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SCF应用于临床至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很多体外实验的明显结果往往在体内难以得到重复与验证。究其原因,天然或重组SCF自身短暂的血浆循环半衰期是关键性障碍。大多数细胞因子因免疫刺激而分泌并发挥其调节作用。但它们的血浆半衰期都很短暂,从生理角度这是一种机体避免过度的免疫反应的保护机制。其中以SCF为例,其体内循环半衰期仅仅为数分钟。因而使用天然或重组SCF于体内,难以达到稳定的有效的血浆浓度。本发明的干细胞生长因子与Fc融合蛋白(SCF-Fc),不仅具有重组SCF的全部生物学活性,而且明显延长了半衰期。 

特别,在器官移植方面,目前异体器官移植已成为挽救晚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临床手段,然而如何解决居高不下的中长期慢性移植器官排斥发生率,以及大剂量长期非特异免疫抑制药物引发的严重合并症,最终诱导受体对异体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仍然是世界范围异体器官移植界所面临的严重挑战。虽然近三十年来对异体移植免疫耐受的机理和实验诱导方案的研究取的了很大进展,然而目前被证实的,能够在多种不同种系动物模型,特别是在人的临床肾移植的受体中,达到免疫耐受的仅有方法,是应用供体骨髓细胞移植,诱导和维持长期的稳定的嵌合体(M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