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4347.8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陈连峰;郑学斌;林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21 | 分类号: | B21D26/021;B21D26/031;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径向 加压 液压 板材 差温充液 成形 装置 | ||
1.一种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压边圈、凹模、第一增压装置、第二增压装置、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第二电磁比例溢流阀、第一流体加热装置和第二流体加热装置;
板料位于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凹模之间;所述凹模内部设有凹模腔体,凹模底部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凹模腔体连通、注液孔外端口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高压端连接,第一增压装置高压端同时通过单向阀、高温泵与所述第一流体加热装置连接,第一增压装置低压端与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连接;所述压边圈通过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凹模上,压边圈底部设有压边圈腔体,压边圈侧面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压边圈腔体连通、注液孔外端口与所述第二增压装置的高压端连接,第二增压装置高压端同时通过单向阀、高温泵与所述第二流体加热装置连接;第二增压装置的低压端与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溢流阀连接;所述凸模的一端位于所述压边圈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边圈腔体在所述凹模及板料上形成一个封闭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边圈中间为中空结构,与所述凹模腔体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体加热装置、第二流体加热装置向所述凹模腔体、所述压边圈腔体内提供耐热流体介质,所述耐热流体介质为耐热油、气体、低熔点金属或耐高温粉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体加热装置、第二流体加热装置内设置有电热单元对所述耐热流体介质加热,所述加热单元为加热管、加热丝或其他加热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流体加热装置、第二流体加热装置是各自单独控制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模内部设有冷却水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为耐高温高压密封圈、并设置在所述凹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径向加压和液压压边的板材差温充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增压装置、第二增压装置均是一种活塞式增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3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