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电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4225.9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小蜻蜓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新型的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超轻电动自行车的头管上下为分段式结构,不易保证同心度,焊缝不连续,从而导致强度不易通过检测,给使用带来安全隐患,且电动自行车一般采用前置控制器和前置电池的方式:电池由前方装入,塞入车架中管管壁后部,以车架的座管安装位为定位基准,以PVC塑胶管套塞入车架下管中,环绕在前叉竖管周围,以PVC塑胶管套为压紧。电池从前部装入的这种设计方式存在有很大的缺陷:装配形式固定,装配时必须先将电池装入车架内,然后装入前叉和T把,然后是车灯;拆卸时极其繁琐,需要先拆灯再拆前叉和T把,最后才内拆卸电池,给这种更换电池方式极为不便;如果维修电池组或控制器会极为麻烦。
现有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与车架间一般采用普通的泡棉减振,时间久了弹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有间隙产生,自行车的电池会在车架内发生碰撞,对电池造成损伤,影响自行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车架本体与后叉本体间的减震,一般采用将PU塑胶卡在车架本体或者后叉本体上的方式,采用此种卡接形式,时间久了,PU塑胶卡会松动,从而使得PU塑胶件能轻易的拔下来。
在防水功能方面,现有技术亦不足,普通的超轻电动车车架控制器在前方,从前方装入,而且前高后低,淋雨测试时雨水易于沿着车架从前向后渗透,如果在雨天时骑行雨水易于从前端进入,从而给电池和控制器带来安全隐患,由于前方存在很大的装配间隙,其结构不紧密,如果在极端条件下电池爆炸会从前方冲出,而前方开阔,距离驾驶员正面距离很近,驾驶的安全性会有影响现有的电动车货架结构水平方向上为平直结构,与整车配合时会产生断裂的视觉效应,破坏了整车的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自行车,完善了现有电动自行车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电动自行车,包括横向依次连接的车架头管、车架下管、车架中管和后叉本体,车架头管下部连接前叉、车架下管内部放置电池,车架中管上部连接座管组件,其中,所述车架头管为一体式结构且焊缝连续,车架头管和所述前叉之间通过八件碗连接;
所述车架下管向着车架头管一侧倾斜向上,所述电池的尾端通过弹簧与车架下管近车架头管的一端弹性连接,电池的前端与设于车架下管内部另一端的控制器连接;
所述后叉本体为后端向下斜的弧形,车架中管和后叉本体间以PU结构形式连接,所述PU结构为通过包复于PU塑胶件内部的固定螺丝将车架中管后侧的固定座和后叉本体的前端相连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叉和车架头管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前叉上压上类似于滚动轴承内圈的固定环,以过盈方式配合,然后在固定环外侧放入滚珠,滚珠上侧是车架压碗,压碗以过赢方式与车架头管配合,碗组为半隐藏式,前叉上端用有牙碗组连接,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和锁紧压盖锁紧。
优选的,所述车架中管与车架头管间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电池采用热缩膜结构,将电池和控制板缩在一起。
本发明方法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头管结构为一体式,上下同心度易于保证,防水,转移极端条件下的爆炸出口,并且焊缝连续;前端的前叉上端用有牙碗组连接,此有牙碗组不同于普通电动车的有牙碗组,它是由山地车的无牙碗组演变而来,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太阳花,且多了锁紧螺母,锁紧压盖,这样会获得比较紧凑的效果。
2)电池跟车架下管之间使用弹簧减振装置,其弹性作用时间会大大加强,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且塑性变形情况会大大地减缓;而且,使用弹簧减振装置便与力在水平方向的传导,减少对电池组振荡造成的损坏;另外,使用弹簧减振装置还具有方便地拆卸或安装电池的优点。
3)电池后置结构,车架下管向上倾斜,避免了雨水从前方灌入到车架内部,最大限度的保护内部的电气系统,电池方便拆卸,只需打开后方的端盖就能轻而易举的换电池,如同手机电池一般,另一方便,极端条件下电池爆炸,冲出力想四方扩散,但是由于车架头管的不可拆卸原因,阻挡了向前的爆炸力,从而力量向后方传导,由车架尾端向后冲出,以后方的车轮做缓冲,这样驾驶人员的安全,以及附近其它人员及动物的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4)此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采用热缩膜结构,且成弧度结构,最大限度的填充在车架内部,有效的利用了内部空间,最大隐藏了内部电芯结构和保护板,使得电池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小蜻蜓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小蜻蜓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